連續幾天織出百餘丈,替他續身;他從此獲得自由,雙雙跑到大別山麓的一個山坳裡耕種紡織,過著自給自足的幸福日子,生有一男一女。她教當地人用牛耕田種地,栽桑植麻,養蠶繅絲,紡紗織布,人們喜歡她,愛她,贈她一個美名:織女。她捨己為人,經常給鄰里送溫送暖,問熱問寒,以自己獨有的智慧同富戶豪紳和地痞流氓鬥爭,為當地老百姓伸張正義,主持公道,深受民眾愛戴。父王得知她違犯王國典規,暴怒,命令她返回,她自是留戀牛郎和二個孩子,捨不得鄰里鄉親,她抗旨,悲呼“愛情無疆”!國王叫摩陀玉,就是地球人稱之為‘玉皇大帝’的,派人強行“劫持”。她是人歸心不歸,心繫地球上的丈夫和孩子,誓死不嫁,終日翹首東方,遙望思念,鬱鬱而終。死後按照她的意願埋葬於此,面朝東方企望……
夏菲甚為感慨,原來一些文學作品中描寫的“天宮”和“玉帝”皆有原型,並不是作者虛構杜撰的神話;民間流傳的“七仙女下凡”和“牛郎織女”也源自這位“七公主”。她又有些疑疑惑惑:傳說中都把她當作二個人,演繹成不同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不曉得是民間流傳失誤,還是編故事人的豐富想象力。
“任何民間故事,實際上都是依據古代傳說編的,賦予人們的某種嚮往與寄託。”屈楚斯民以社會學家的口吻說。
夏菲依然沉浸在奇妙而美麗的故事情節之中:這位七公主乃是一位文明使者。她不同平凡,不僅有顆善良和仁愛之心,愛丈夫,愛孩子,愛平民百姓,而且有強烈的正義感和忠貞不逾的精神,是地球文明的播種者和墾殖者。在那個年代,可算得上是地球上的典範和楷模。後人應當立碑紀念。可惜,地球上一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