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章 百姓口中的李縣令

說起李縣令的事蹟,王二牛如數家珍。

每一樁每一件,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王二牛是雲夢縣的本地人,再加上他受過李縣令的大恩。

因此他對李縣令的事情格外的關注。

但凡李縣令有什麼動作,他都打聽得一清二楚。

現在難得外地的老爺,想要知道李縣令的事蹟,王二牛當然要藉此機會好好吹噓一番。

王二牛從李縣令剿匪開始,一直講到現在雲夢縣將要發展房地產行業。

足足講了近一個時辰。

如此漫長的時間,要是在平時,羅知府根本就受不了,身體早就吃不消。

可現在,聽著王二牛滔滔不絕。

羅知府聽得津津有味,一副興致盎然的樣子。

絲毫沒有疲憊的感覺。

這些內容他之前就知道,手下把雲夢縣的訊息都蒐集起來,每隔一段時間就向他彙報。

可現在不同。

現在在雲夢縣的地方,聽著雲夢縣的百姓講述李縣令的事蹟。

這種感覺完全不一樣。

別說羅知府,就連羅傾城也是聽得興致滿滿。

羅傾城在來之前對李川瞭解不深。

可現在聽了雲夢縣百姓對李川的評價。

她心中對李川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李川是一個為百姓做事的好縣令。

隨著王二牛說的越多,羅傾城的內心就越震撼。

她知道,要做到這一點有多麼困難。

不說其他的。

光是給百姓開這麼高的工錢,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

養活這麼多百姓,讓百姓的生活變好。

僅僅是這一點。

就讓她對李川刮目相看。

她是羅知府的女兒,深知讓百姓衣食無憂有多麼的困難。

別說是她爹這個漢陽府知府。

哪怕是大明皇帝,都做不到這一點。

“說到工作問題,鐵柱最有話說。”

“鐵柱一家人之前就是流民,來了雲夢縣後,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慢慢變好。”

“鐵柱,你和老爺說一說你們一家人的情況。”

王二牛向鐵柱使眼色。

鐵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羅知府父女兩人把目光轉向一旁的鐵柱,很好奇以前是流氓的一家人生活是怎麼變好的。

說到這個,鐵柱想說的話的太多了。

遙想以前他們一家人漂泊流浪的日子,是有多麼艱難。

和現在的好日子一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老爺,我們一家五口人,之前都是河南人士。”

“自從家鄉遭了災,我們一家人就開始逃難。”

“原本我們一家人要逃難到江南的,可在路過湖廣境內時,聽說雲夢縣接納流民。”

“於是我們一家人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就來了。”

“一開始想著,雲夢縣不讓我們餓死就行,給我們一家人一口吃的就可以了。”

“結果萬萬沒想到,遠超我們的想象。”

“雲夢縣把我們一家人安頓得明明白白的,讓我們一家人可以在雲夢縣安家落戶。”

“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在雲夢礦業公司工作,每個月的工錢有二兩銀子,而且還包吃包住。”

“小兒子更是厲害,被和平軍看中,每個月的工錢有三兩銀子。”

“至於我,現在在雲夢縣一個糧店工作,每個月也有四錢銀子。”

“現在我們一家人的日子,比以前可好太多了。”

“我們一家人能有今天的一切,這都是李縣令的功勞。”

“沒有李縣令,我們一家人很可能餓死在路上,哪裡有今天的好生活。”

鐵柱越說越感慨,李縣令是他們一家人的大恩人。

他們一家人不知道該怎麼報答李縣令。

唯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才是對李縣令最大的報恩。

鐵柱慢慢講述自己一家人的經歷。

羅知府父女兩人聽得異常認真,被鐵柱的經歷完全吸引。

直到這時。

羅知府才明白,雲夢縣為什麼如此厲害,可以逼得朝廷妥協。

雲夢縣對待百姓如此之好,百姓自然死心塌地的擁護李縣令。

整個雲夢縣上下一心,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