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影響的時間並不長,至多半個月而已,然後在大江入海口一帶,會衝瘀出大片沃野平原,並留下很多湖澤。只要稍加改造,將來都是良田家園。這動態的光影展示過程,讓在座者明白了會發生什麼、眼下與將來都要做什麼事情。
伯禹所展示的元神造影神通,居然並非巫知所傳的秘法,且另有精妙之處。他得到了崇伯鯀的一世見知傳承,又怎能不會類似的手段?巫知不僅沒有因此少說兩句,反而又細細點評了一番,指出伯禹施法還有哪些未足之處,比較這等手段與他所創的秘法各有哪些優劣,足足講了好幾天。
百越諸部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規定時間及時撤離,把能搬的東西先搬走,待洪水過後再回遷,然後按伯禹的治水方略重新建造家園。相關部族都有明確的責任和利益劃分,伯益皆登記在冊。
防風氏對伯禹的治水方案沒什麼不滿意的,因為他的處境與相柳不同。就算伯禹為天下治水成功,百越之地仍處於大江入海口以南、相對於中原偏遠的西南地帶。當地各部越富足,獨霸一方的防風氏就越能越強大,中華天子離得太遠,也無法節制他。
但防風氏卻提出了另外一個要求,劈開巫雲山脈最後一條通往東海水道,須由他親手動手。因為伯禹雖然展示了大水過境的情景,但能不能真正做到還是另一回事,避開水道要控制得十分精妙才行。
防風氏的地盤處於大江入海口附近的低窪地帶,若上游劈開巫雲山脈時稍有失誤,洪水過境的規模就會大不相同,弄不好會沖毀太多的地方。防風氏的這個要求,事先誰也沒想到,他又有什麼資格提出這種要求呢?
其實虎娃原本最不放心的就是這件事,他原先的打算,要麼是自己親自劈山,要麼請祿終出手。但是見到防風氏本人之後,便也同意由防風氏的要求,至少做這件事,防風氏比虎娃甚至祿終都更適合。(未完待續。)
009、裁巫雲
在場眾高人見到防風氏時,下意識皆騰身而起,懸空站在離地兩丈多高的地方。因為防風氏是一位巨人,身高三丈三尺,在他面前,正常人就似孩童一般,個子只到他的大腿,連說話都得仰視。
防風氏的修為少說也有九境,完全可以變化形體如常人高矮,但他卻沒有這麼做。在場其他人照說也可以將身形變化到三丈三尺,但那樣未免有刻意效仿之嫌、顯然失落了下乘,可是紛紛仰視他又感覺太彆扭,所以不由自主都站到了半空與之平齊的高度。
大家的身形都飄起來了,只有虎娃和少務還站在那裡,少務很是尷尬,而虎娃神色如常。少務未動,是因為他沒這個本事;而虎娃未動,因為他根本沒有這個念頭,自己是多高就是多高,該站在哪就站在哪,不因防風氏而動。
玄源隨即又飄落到虎娃的身邊,還輕輕挽住了虎娃的胳膊。其他人一見虎君夫婦如此,也紛紛飄身而下,至於虎娃的弟子門人更是回到原處恭謹而立,只留下了三丈三尺高的防風氏突兀地杵在那裡。
巫知的聲音又在眾人腦海中響起道:“防風氏身橫九畝,眼前現三丈三尺之身,已是變化後的樣子。其人據稱是炎帝后裔,實情不得而知,但必有上古龍伯族血脈,應是其祖輩與百越之民通婚所留……”
身橫九畝?這是形容防風氏躺下來睡覺的時候,身子佔地有九畝之廣。龍伯是上古異族巨人,或者說是一支特殊的妖族,傳說因獲罪於天帝受罰,如今已絕跡。
虎娃與各支妖族打過的交道很多,清楚龍伯絕跡恐不是僅因為受天帝懲罰,而是不少妖族本身就很難繁衍傳承久遠,往往數百年就是極限了。妖族其實也是人,大多為化境以上修為的妖修與人族通婚留下的後嗣,卻保留了祖先原身的某種天賦或特徵。
但妖族無法與外族通婚誕下後嗣,只能在族內繁衍,往往人口基數又很少,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全族人幾乎都是近親結合的後代,又大多生活在偏僻險惡之地,對抗環境變化和生存危機的能力很弱,往往便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有時甚至不為人知。
防風氏本身並非龍伯族人,但他卻身負龍伯族的血脈,說明其某位祖先應該是至少有化境修為的龍伯族人,曾在百越之地與人族通婚留下後嗣,這後嗣又與遷居至此的九黎族人通婚,然後才有了防風氏。
九黎中的巫黎、水黎、花黎三大部古時遷入百越之地,與當地蠻荒的野民部落融合,繁衍至今才有了百越諸部,如今防風氏成了百越各部聯盟的首領,重華登天子位後亦冊封其為中華伯君。
防風氏邁入初境得以修煉後,隨著修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