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梅香已逝情難抑

大內皇宮中,很少有如德壽宮這般安靜祥和的地方,畢竟在此處居住的乃是太上皇和太皇太后。兩位已經退位居後,享著晚年清福,自然是不喜歡被打擾,所以德壽宮從內到外所有的侍女及太監,行事都一絲不苟,十分小心,生怕弄出丁點動靜。

然而,近半年以來,即便德壽宮上下的人都處處謹慎,想方設法地讓太后高興,但無論什麼方法都不頂用,尤其在今日,太后在侍女的陪同下於浣溪泛舟,本想著讓太后散散心,賞賞景,誰知卻令她不禁想起當年與梅香、桂枝同遊,二人陪在身邊的

一幕。

那時梅香唱曲兒、桂枝撫琴,場面是那麼溫馨,那麼和睦,可現如今……物是人非,望著這一湖的美景,吳太后心裡卻始終無法高興起來。於是遊了沒一會兒便命侍女划船回了岸邊,徑直進了殿內。

吳太后單手倚著榻,微閉雙目,腦海裡卻滿是梅香與桂枝的模樣。她睜開雙眼望

向一旁的座位,昔日梅香入宮時,便是常常坐在那裡同自己談心。

心裡想著想著,竟睡著了。

然而就在這時,處理好桂枝住處等相應事宜的張宗尹剛剛回到宮中,整理著儀容,他緩步走到偏殿門外。

“張總管。”侍女見是張宗尹,趕忙屈膝施禮。

後者點了點頭,看向緊閉的側殿大門問道:“太后可在?”

“回張總管的話,太后剛剛遊船回來,這會兒乏了,剛倚在榻上養神休憩呢。”侍女如實告知。

聞言,張宗尹收回腳步,點了點頭後準備離開,打算晚些再來找太后,可沒想到,他剛一轉身卻聽到偏殿內傳出太后的聲音。

“梅香……梅香!”

聽到聲音,張宗尹與那侍女對視一眼,緊接著趕忙令其將門開啟,飛快入內。

瞧太后扶著榻邊兒剛剛坐起身,神色有些憂傷,嘴裡還不斷地念叨著張梅香的名字。

見此,張宗尹心裡那股隱隱作痛的傷疤似乎也在此時被揭起,他合上雙眼,換了口氣後再度看向吳太后,焦急地問道:“太后,您沒事兒吧?”

似乎是反應過來張梅香已經不在人世間了,吳太后黯然地點頭回應了張宗尹,又因梅香的事而痛心不已,不斷搖頭,“梅香啊梅香,你怎麼就這麼走了呢?小桂枝現在也不知所蹤,你二人莫非是約定好了嗎?雙雙離開?令哀家在這德壽宮裡好生寂寞,實在是思念至極啊!唉……”

瞧見吳太后這樣,張宗尹心裡也不好受,但是相比吳太后要好一些,起碼他找到了桂枝。

“太后請保重鳳體!斯人已逝,想必梅香在天之靈也不想瞧見您這般模樣,如此她也會心痛的!請太后您一定要以身體為重!”說著,張宗尹自旁邊茶案上沏了一杯茶,待溫了溫便端過來呈給吳太后。

後者接過茶盞倒也沒有心思喝,只是撇了撇茶沫後話題一轉:“宗尹啊,你與梅香若水交遊數年,情緣深厚,斷然不亞於琴瑟之間,哀家心裡比誰都清楚,但自她披髮離去,哀家卻不曾瞧你落過一滴淚,其實哀之寢席離愁,當發洩之,莫待蘊逸於心頭,久了便似那毒藥恐傷及根本,難以治癒!”

在德壽宮,張宗尹的身份是太監總管,可以說只有太上皇、太后在他之上,他手下管著這麼多的女官、宮女、太監以及宮中的侍衛,怎麼可能在別人面前露出軟弱的一面?

所以,大多時候淚都是嚥下去了,即便真的忍不住,他也會在沒有人的地方宣洩情緒,絕對不會將這些展示在他人面前。

但是對吳太后,張宗尹沒有必要隱瞞,他無奈地說道:“太后,老奴何嘗不想呢?但梅香是自己做出的決定,她的選擇向來都沒有人能阻止。想當年她入宮也是,後來辦京都教坊、收桂枝為義女亦是如此。她是自由的女人,自由到所有事都可以由她一人決定,哪怕是她身邊人的退路,都由她安排……”

吳太后邊聽邊點著頭,張宗尹和自己是最瞭解張梅香的人,這麼多年以來,梅香的改變她看在眼裡。

初入宮,作為教坊藝人的她,又何嘗不是像桂枝那般天真爛漫?也是在受盡了他人的冷眼排擠和各種困難挫折後,才蛻變成為人們口中的張大司。但在她眼中,張梅香就如同姊妹一般……

但即便如此,先前那件事涉及政事,後宮不得干預政事這是千百年的規矩,絕不得在她這裡破例。

“哎……哀家現在就想知道,桂枝現如今究竟在何處?吃得怎樣,過得怎樣?這孩子與哀家有緣,乃世間少有之福星,如今不知是否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