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5”型主戰坦克,在效能上不但全面壓倒了T72M與96式,還越了99式與M1A2。
正是如此,埃及陸軍再次成為中**火公司的大客戶。
到二零三四年底,埃及陸軍從中國採購了四百輛24型主戰坦克,並且在中國提供技術支援的情況下對所有99式與96式進行現代化改裝,另外在國內建立組裝線,生產了六百輛由24型開而來的“納賽爾”主戰坦克。
從效能上講,24型與“納賽爾”比“梅卡瓦5”型更加先進。
除了引進坦克,埃及陸軍還從中國引進了步兵戰車、自行火炮、火箭炮、射程在三百公里以內的戰術彈道導彈等,連埃及步兵手裡使用的步槍、班用機槍、重機槍、自動榴彈射器也以中國標準為主。
拿步槍來說,埃及陸軍在二零三二年全部換裝六點八毫米口徑的I型自動步槍。
當時,埃及陸軍提出了“班用槍組換代計劃”,向全球招標。中國北方重工集團下的槍械公司拿出了已經得到中國陸軍與陸戰隊採用的22式步槍,以及六點八毫米中間型槍彈參與競標。
經過三輪角逐,中國北方重工集團擊敗了包括柯爾特、HK等國際槍業巨頭在內的十多個對手,贏得了合同。用埃及陸軍提供的約和三點八億元人民幣的經費,在22式的基礎上開一種適合埃及的自動步槍。
也就是I。
北方重工能夠取勝,關鍵就是六點八毫米中間型槍彈。
與小口徑槍彈相比,六點八毫米中間型槍彈的威力更大,彈道更加平穩,在埃及這種以沙漠為主的國家更有優勢。
當然,這也與中國北方重工願意轉讓生產專利有關。
不管怎麼說,步槍與槍彈是大規模消耗品,如果全部需要進口,費用肯定極為高昂。
在完成了I的開後,北方重工還獲得了班用機槍與排用重機槍的開合同,只是專案還在進行之中。
與埃及陸軍一樣,埃及海軍的主要裝備也來自中國。
相對而言,埃及海軍的“中國化”程度更高。不是說中國的海軍裝備更先進,而是埃及海軍的規模本來就不大,在軍費開支中所佔比例非常低,根本買不起西方國家的艦艇,中國出口的艦艇更具有價效比。
當然,這也不是說中國出口的艦艇在效能上比不上西方國家。
拿埃及海軍的支柱:四艘41型常規潛艇來說,就絲毫不比西方國家同時代的常規潛艇差,而且是少數經歷了實戰,而且取得過戰果的常規潛艇之一。最初,這四艘潛艇都是以租借的方式交付給埃及海軍,在租借期滿之後,才由埃及海軍採購,並且在亞歷山大的埃及造船廠進行了改進。
題是,041型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再改進也無法達到新式潛艇的戰鬥力。
為此,在二零三三年,埃及海軍就提出以採購加自建的方式,從中國購買四艘042型潛艇來取代041型。只是在自建問題上,涉及到對埃及造船廠進行裝置升級等問題,談判還沒取得進展。
至於埃及空軍,雖然“中國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是中國造武器已經取代美國造,成為絕對主力。
埃及空軍總共有八百四十架戰鬥機,其中二百八十架來自美國,五百六十架來自中國。
美國戰鬥機中,F35AI佔到了一百六十架,另外一百二十架是F16。因為已經服役三十年左右,F16即將被淘汰。對埃及空軍來說,最大的問題是,美國拒絕為F35AI提供技術升級。雖然這些戰鬥機只服役了十多年,但是本來就是外銷的低端產品,又無法升級,所以也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
與之相比,中國戰鬥機的保障問題就沒有這麼複雜了。
在埃及空軍服役的二百二十架J10I、一百四十架J10CI、一百二十架J22I與八十架J22MI中,除了三百六十架J10系列確實已經落後之外,兩百架J20系列都處於較為良好的狀態。
在二零三四年,中國就與埃及簽署合同,對一百八十架J10I與J10CI進行延壽現代化改進,並且全部翻修機體結構,使其服役到二零四五年。最大的改進專案是對兩百架J22I與J22MI進行中期效能升級,完全按照中國空軍最新批次J22M的標準進行,包括更換推力更大的動機。
當然,這無法滿足埃及空軍的胃口。
為了保持機群規模,埃及空軍已經提出採購J30,開出了二十七億元的採購單價,但是要求獲得生產許可證,即只從中國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