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南京城的沿途,闖入到外城居住的民眾家中,大肆的搶掠了一番,裹挾著掠得的細軟之物,逃出了南京。
為此城中相當多的百姓都被禍害,還有不少人為了保住家財,結果被亂兵所殺,一時間城中便徹底大亂了起來,更有官兵為了阻止刑天軍追擊他們,沿途在外城將民房點燃,這幾天天氣乾燥,許多民房頓時便燃燒了起來,外城更是火光沖天,百姓們一個個驚慌失措的四處奔逃,哭嚎聲響徹了南京外城。
刑天軍控制外城,就用了三天時間,既然官軍要跑,他們也沒有費力氣去追,而是先行控制住了外城的局勢,一邊安民,一邊搜尋流散在外城之中沒有逃走的潰兵,另外還接收大批官軍投降,將這些官兵先移至城外看管抑或是打散重編。
南京城實在是太大了,控制起來確實不容易,大批民眾被組織起來,到處去撲滅潰兵點燃的大火,等徹底控制住外城,撲滅各處的大火之後,已經是第四天的時候了。
再看南京外城,這個時候許多地方都變成了殘垣斷壁,大批百姓流離失所,只能呆坐在街道兩旁,抑或是在廢墟之中揀拾他們殘餘的財物,到處都是百姓的哭聲,到處都是悽惶一片的景象。
而且內城城牆上的守軍為了阻止刑天軍控制外城,不斷的對外城發炮轟擊,根本不分軍民,打的外城是房倒屋塌,這也給刑天軍制造了不少的麻煩和傷亡,使得肖天健一鼓作氣拿下內城的計劃也為此被耽擱了下來。
不過即便如此,能這麼快打下南京城的外城,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奇蹟了,近五萬官軍,連一天都沒有守住,便丟了外城,而刑天軍的傷亡卻寥寥無幾,統計下來傷亡還不到一千人,這讓肖天健已經很知足了。
在拿下外城之後,肖天健也進入了外城,親自進抵到了這座當今世上最大的城市之中,親自觀看了一番南京城的情況,當看罷了外城的慘狀之後,肖天健不由得哀嘆了一聲,戰爭就是這樣殘酷,舊的勢力要被摧毀,新的勢力要重新崛起,這樣的破壞時難免的。
看到外城百姓許多人為此流離失所,肖天健於是便下令先進行安民,將流離失所的百姓先遷到城外借出一批刑天軍的兵帳供其臨時安置,同時下令發放賑濟糧食,讓流離失所的百姓可以先吃到東西,以免出現大批的餓死的情況,至於家沒有被毀的,則也儘量權其離家出城躲避,實在不想走的,刑天軍也儘量不予騷擾。
為了儘快安定民心,刑天軍還抓了一大批趁亂行掠的潰兵,在外城各處斬首示眾,如此一來算是穩定住了南京外城的局勢。
果不其然隨著外城失守,刑天軍馬上便面臨著幾十萬人張嘴吃飯的問題,丁啟睿為了控制外城官軍,還有防止刑天軍奪佔外城之後獲取糧秣,將原來南京一帶的糧倉中的糧食盡數都移入到了內城之中,刑天軍奪下外城之後,便要解決這麼多人吃飯的問題,如果不是提前得知訊息,做了一定的準備的話,那麼刑天軍這次即便是攻下外城,估摸著也會很快造成大面積的饑荒,餓死一大批人士沒有一點問題的。
也幸虧了蔣勤那幫負責情報的人員提前探知了這一點,在刑天軍攻城之前,從各地大批轉運來了糧食,這才使得他們沒有頓時陷入到狼狽的境地之中。
在外城拿下來之後,刑天軍實行了嚴格的配給制度,每戶人家根據人口多寡每天給糧一斤到兩斤,這點糧食雖然吃不飽,但是熬成粥起碼可以讓百姓們餓不死,保證了他們最低的需求,在這一點上,刑天軍的做法還是得到了南京百姓的歡迎,很快百姓的恐慌情緒便穩定了下來,偷搶的事情迅速的降低了下來。
而且刑天軍方面也張榜告知這些南京百姓,如果他們幫著刑天軍攻打內城的話,另外還可以獲取更多的糧食來養家餬口,於是許多原來南京城的百姓便為了吃飽肚子,開始轉而幫著刑天軍為攻打內城做準備。
到了這個時候內城之中也早已停止了以前的那種歌舞昇平的活動,大街小巷上的商鋪都紛紛關張,包括哪些秦淮河兩岸的勾欄妓院,到了這會兒也都變得蕭條了起來,城中的每個人都為自己的生存開始擔憂了起來。
肖天健下令通告城內守軍,令其立即放棄抵抗,開啟城門獻降,以此減少不必要的死傷,刑天軍可以確保他們的生命安全,包括南京的官員,只要投降,都可以確保他們不受侵擾,保護他們的家產。
可是這樣的勸降卻基本上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城中的那些南京官員之中大部分人不相信肖天健的話,他們認為刑天軍仇視他們,一旦投降肯定不會輕饒他們,所以大部分官員不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