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遣。
御書房內,
“姜問,你怎麼看?”環兒和小全子一出去,司空燁便最先徵求姜問的意見。
姜問心不在焉地撇了撇嘴角,而後道:“什麼怎麼看?皇后是個傻子,聽見喊殺聲衝出鳳儀宮不見人影,就是這麼簡單唄。”
嘴上雖然這麼說著,卻只有姜問心裡知道,原來,那日筱桐說的自有辦法,就是指這個。他不得不讚嘆,她確實聰明得可以,今天早上確實是逃出宮的最佳時機。只是,令他想不明白的是,她的丫鬟明明知道她是個傻子,為何卻還說出那番說辭?又為何沒有與她一起逃離出宮?
那日環兒那丫頭見司空燁的眼神倏然浮上腦海,很快,姜問便想通了這個中緣由。
第七十六章 發現與懷疑
那日環兒那丫頭見司空燁的眼神倏然浮上腦海,很快,姜問便想通了這個中緣由。
只怕是那丫頭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背棄了她的主子吧。如此,也好,以他對筱桐的瞭解,若是跟這麼一個不明世事的丫鬟一同逃跑,那才真正令人擔憂。如今這丫頭既然肯主動留下,對筱桐來說倒未必是什麼壞事。
只是,不知道師弟會不會發現筱桐時蓄意逃離。不管怎麼樣,出於私心,他都不希望他發現。反正他本來也不想娶一個傻子做皇后,雖然這個傻子是裝的,但是如果筱桐不裝傻,只怕現在早已成為皇衣衛的刀下亡魂了。準確點兒說,是已經成為刀下亡魂。畢竟,現在的衛嫣然已非原本的衛嫣然,不是嗎?
所以,姜問決定,他會竭盡所能地替筱桐遮掩。如若師弟發現了她是裝傻,他是在不敢想象他會怎麼對待聰明慧黠的筱桐。
“姜問,你當真如此認為?”
就在姜問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之時,司空燁語帶疑惑地問道。並非他多疑,實在是太過巧合。為何今日老狐狸造反,那傻子就跑出鳳儀宮不見蹤影。雖然於情於理都說得通,但是直覺的,他就是覺得有什麼地方出了差錯,可是卻又說不出,道不明。師兄的態度也很奇怪,向來心思慎密的他,剛才的回答一聽就是未經大腦的思考過的。
“師弟,我看你是多慮了吧,這又有何真的假的?事實擺在眼前。況且你那皇后的脈搏當初你也是親自探過的,確是傻子無疑,那麼如今她跑不見了,還能有別的可能嗎?如今衛王已除,你以為一個傻子還能掀起什麼風浪不成?”姜問一番話語說得在情在理,愣是讓司空燁無法反駁,思來想去,也就只好作罷。單看李明虎的搜查結果吧。
“你說得倒也對,或許真是我多慮了。”司空燁想通了,也就不再糾結此事,而是繼續談回正事,轉而問向一直被冷落一旁的那位師弟,“張師弟,衛王府那邊怎麼樣?”
“二師兄,王府那邊兒今天衛闡一出大門,前腳剛走,後腳我就命人包圍了。事發之時,已然將衛王府上下三百五十六口全部拿下,聽候發落。”
“嗯,那就好。”司空燁滿意地點了點頭,自古以來,成王敗寇。衛王造反,難免其家人也有參與其中,即算沒有參與,衛王被誅,為防其家人叛變鬧事,也理應誅其九族,以絕後患。是以,自是先將他們打下大牢,具體如何處理,還要再下定奪。
“師弟,你準備如何處理魏家一門?”對於衛王的家眷,姜問亦是有幾分同情的,雖然滅九族是最為妥當的方法,但同時也是最失人心的方法。姜問是打心眼兒裡不贊同滿門殲滅的。
“二位師兄,這有什麼好想的?自然是誅其九族,滅其滿門才能剷除後患。”張姓師弟是個直爽之人,想什麼便說什麼,當即便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姜問聽言,立刻以中指彈了彈自己這笨師弟的腦門兒,“我說你啊,怎麼這麼笨。既然不懂就別亂發言。難怪師父老說你根骨雖佳,卻是個急性子,遇事不用大腦思考。學學武還行,若是舞文弄墨比智鬥計定是要輸了去。”
張師弟聞言,不服氣地撇著嘴角,臉上的表情盡是不服,小聲嘟囔道:“我哪有。歷朝歷代對付叛逆之臣,哪個不是如此?怎麼到了我這兒,就被說成是拙技了。”
這時,一直坐在一旁看好戲的司空燁適時地開了口,“張師弟,我也認為姜文此言不差。”
“哦?”姜問聞言,勾唇挑眉,“看來師弟與我想到一處去了。”
“你是如何想的?”司空燁故作不懂的詢問,但臉上的表情顯然已是認定,他二人此次只怕是都想到一出去了。
“是啊,既然大師兄你這麼說我,你倒是說說看。”張師弟也於一旁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