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大赦令的下達,寓居國外和被流放邊疆的布林什維克領袖們陸續回到了彼得堡。
2月革命發生時,布林什維克無論在組織上還是思想上都還未為這場革命做好準備。儘管彼得堡的布林什維克積極參與了運動,但總體上沒有對2月革命產生重要的影響。當事布林什維克在全國的組織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全部黨員不過2。3萬人,在彼得堡不過2000人左右,比起其他政治力量要弱得多。因一大批領袖都不在首都,當時主持中央局的是施略普尼科夫、莫洛托夫等人,對全黨的統御力和號召力都不行。另外,布林什維克中央對2月革命的性質和隨後帶來的局勢判斷也存在重大分歧。甚至在彼得堡,布林什維克都出現了兩個領導中心,一個是俄羅斯中央局,另一個是彼得堡委員會。在對待臨時政府的態度上,中央局的立場較左,他們發表宣告說,目前的臨時政府就其實質而言是反革命的,因為它站在了資產階級和貴族的立場上。因此,同它不能有任何的妥協。中央局宣佈,它的目標是建立民主性質的臨時革命政府。
在彼得堡工人中有著較大影響力的彼得堡委員會的立場就要現實的多。他的宣告說,在臨時政府的行動符合無產階級和廣大民主派人士利益的前提下,彼得堡委員會不反對臨時政府的權力。這個態度,基本和布林什維克分道揚鑣的孟什維克基本一致。
中央局試圖糾正彼得堡委員會的立場。但後者不買賬。彼得堡委員會在中央局召集的會議上說,委員會的主張完全符合現在的情況,符合黨的利益。中央局的指示應當交給彼得堡委員會研究,因為它依靠群眾。位置在彼得堡委員會之上的中央局卻沒有彼得堡委員會的影響力,不得不被迫修正自己的觀點。
在對待戰爭的問題上,彼得堡委員會認為應當繼續打下去,和平是不割地賠款的和平,而不是屈服。
這種局面一直到三月中旬才得以改變。3月12日,在西伯利亞流放的加米涅夫和約瑟夫回到了彼得堡,他們首先控制了《真理報》這個輿論工具。使中央局的權威得到了加強。但他們還不認為現在就可以將資產階級革命轉化為社會主義革命。加米涅夫在中央局會議上的發言頗具代表性。“我們是否已經成熟到足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了?沒有。但這個時刻會到來的。推遲它的到來對我們並非不利,因為我們現在的力量還不夠。”
在3月27日到29日的全俄黨代表大會上,布林什維克透過了一項決議,對臨時政府採取有條件的支援。這個會議上還決定由加米涅夫、約瑟夫、諾根等人組成一個委員會。跟孟什維克就聯合問題進行會談。
如果局勢就這樣發展下去。俄國真的要變為一個共和國了。布林什維克和孟什維克正在向合法的反對黨進展。直到4月初烏里揚諾夫從瑞士破費周折地返回祖國。布林什維克的政策才發生了重大轉變。
黨內高層大人物們考慮和研究的問題距離丘博夫還很遙遠,他還是布林什維克黨的一個小人物,區委員會成員。是彼得堡委員會的幹部。因為在二月革命中的表現,丘博夫受到了雅科夫等彼得堡委員會高層的重視。在二月革命爆發支援被捕入獄的雅科夫已經被臨時政府所釋放,但經歷了二十餘日牢獄之災的雅科夫還是很感激丘博夫的提醒,如果他當時聽了丘博夫的勸告,也就不會被保安局的密探抓走了,錯過了二月革命最激烈的日子是雅科夫的遺憾。在這件事裡,雅科夫認為丘博夫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預見力,是一個值得信任和培養的工人幹部。
順便說一句,雅科夫在政治立場上跟彼得堡委員會絕大多數人一樣,贊同支援臨時政府執掌政權。
丘博夫一直跟他真正的“主人”保持著密切的聯絡。由於他日益受到布林什維克的器重,國安總局國際局俄國處加強了對他的控制和培養,他甚至專門被安排在西班牙餐廳他日常的聯絡點接受了李三才准將的詢問和下一步工作的指示。其實他可以直接到涅瓦大街遠征軍聯絡處彙報工作的,但李三才還是遵循了國安總局規定的秘密工作的基本準則,沒有讓這位已經在國安總局供職8年被證明忠誠度極高的外國特工出現在中**事機關。李三才在二月革命取得成功後根據總局的意見調整了彼得堡站的組織結構和運作模式,將彼得堡站一分為二了,分家後的兩個站有著嚴格的分工,彼此絕不往來。其中崛義郎領導的甲站專門負責布林什維克派,乙站的工作內容則廣得多,軍隊、政府及其他黨派都是乙站的工作範圍。
李三才單獨向丘博夫佈置了工作。李三才首先給了丘博夫中國妻子帶給他的信,然後祝賀丘博夫因功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