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睜大眼睛等著看喜樂大師到底收了兩個怎樣的徒弟。
這小徒弟也就長相上說的過去算是嬌憨可愛,其他方面他可沒看出來有那點比京都的大家娘子們強,倒是這個男弟子一身氣勢一點也不像小地方出來的。
想著這是大師的徒弟,郝劍英笑著看向寧靜,結果熱臉貼了冷屁股,那眼睛長在頭頂的少年掃都沒掃他一眼。
郝劍英心裡暗罵一聲‘長毛假和尚’便接著笑臉如花的湊到喜樂大師跟前諂媚道:“大師,您看看我這額頭上長了個痘,會不會有啥不好啊?”
喜樂大師“……”施主你應該多吃蘿蔔少吃肉。
郝劍英的痘痘最後如何解決不得而知,被他纏了兩天之後喜樂大師找上柳子平表示門也認了,人也見了,我們該啟程了。
柳子平公務繁忙雖然可惜這幾日未能和喜樂大師多多交流,但大師能夠因著侄媳婦的關係專門過來一趟已是不易,便也不多留眾人,趁著沐休的時候為一行人送行。
再次回到船上已經是一日後,伴著春風緩緩北去。
青州已過萬重山,行船出青州府後接著往北便是一望無際的北地平原。
喜樂大師一行人一路直達商陽城,稍作停留後改乘馬車直奔京都。
商陽城是南北大運河北部的終點,大商朝因著三面臨海各地河流眾多。當初南北大運河沒有直接修到京都附近而是隔了一個府的商陽城,冬季北地河流冰凍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帝王害怕有亂臣賊子乘運河之便兵臨城下。
越是深入北部,杜小喜越是心驚。
這裡好像不是古代的中國。
這裡衣食住行甚至是語言和電視裡呈現的古代很是相似,杜小喜便想當然的以為大商是類似中國古代的國家。
可是,哪怕杜小喜上輩子沒出過省,地理亦是渣渣中的戰鬥渣,可杜小喜也知道我國首都在大平原上,平平坦的原野上種的是大豆高粱。
怎麼可能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難道自己倒黴催的穿到了蒙古人統治的元朝。
這是種族至上要狗帶的節奏啊!
似乎是為了印證杜小喜的腦洞大開,接下來幾日噠噠的馬車所到之處,開始出現騎著大馬吆喝著豪放派歌曲的壯漢,偶爾女子成群結隊的騎著馬嘻嘻哈哈的飛快駛過。
見著無良師傅和未來公爹甚至是寧靜小師兄都一臉不以為然的樣子,杜小喜都快要哭了,這到底是什麼鬼地方!
大概是看出杜小喜的不安,喜樂大師直接把其他人全趕下車,獨留杜小喜在車上進行了一場大商朝基本概況科普。
大商朝或者說整個大陸都不是杜小喜前世所熟悉的世界,大商朝所在的這片大陸極其廣袤,其上小國林立、大國爭鋒。大商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眾多的海鹽產地位列東方諸國之首。
大商西部除諸多小國外,還有盛產糧食的雲過國,能征善戰的北昌,礦產豐富的大斯坦,以及最西部國土面積最大的番西。五大國相互制衡,友好通商的同時,三天兩頭就要幹上一架。
大商朝京都位於北地,北地因受北海的影響各地河流眾多,卻又因一年四季比各地寒冷,導致廣袤的北地平原莊稼產量不高,反而因水草豐茂牛羊遍地。
至於為何大商定都京都而不是環境相對更好的山中平原或是嶺南,理由很是奇葩。
歷史上大商朝所在的這片土地上曾多次統一分裂過,事實證明無論是魚米之鄉、四季如春的山中平原,還是鹽產豐富、珍寶甚多的嶺南,這些地方所建立的國家都不過二世而亡。
歷史上幾位有名的高僧曾斷言這片土地的龍脈在北地,因著這種古老的說法,加之血的教訓,前朝各國皆是定都京都。
大商朝的開國太祖祖居山中平原,山中平原各地流傳著以前建立在山中平原的王朝因著突然地龍翻身、山石倒塌一些讓人匪夷所思的原因皇族死光光的傳說,以至於太祖對龍脈在北地深信不疑。哪怕北地氣候再惡劣,稱帝之後太祖依然堅挺在京都。
還是那句話,什麼樣的水養什麼樣的人,惡劣的氣候也造就了北地百姓粗狂豪放的性格,北地的百姓也不似杜小喜想象中的身處繁華盛世,一派祥和安寧。
“所以,我們這是去蒙古?”杜小喜支著下巴總結道。
喜樂大師頗為認同的點點頭,“還不如蒙古,那簡直就是北極。改天師傅能耐了一定忽悠忽悠皇帝把都城往南遷遷,這年年得凍死多少百姓。好好大首都百姓,搞的跟流放似得,一個過的比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