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戰場,要麼是一場漂亮仗。”
要使這個專案上馬,默多克必須確保能得到穩定的節目來源,尤其是電
影。電視、廣播臺伴隨著有線電視革命,如而後春筍般地在美國大量出現,
隨之出現的是對影視產品的激烈競爭。電影廠深知自己處於賣方市場的優勢
地位,對後來者是毫不同情的,有了這些問題,加之當時電視衛星技術的局
限,最終使斯凱班德計劃擱淺。失敗是成功之母,默多克從中明白了,如果
他打算在美國電視業發展,就必須確保有可靠的節目來源。
默多克仍然沒有忘懷
20世紀福克斯公司,並一直注視著它的一舉一動。
此時該公司所有人裡奇和戴維斯都陷入困境。馬克·裡奇和稅務官發生重大
爭執。他為躲避國內收入署的追查,準備逃離美國去瑞士。由於急需現金,
1984年裡奇被迫將他在
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一半股份以
1。16億美元的低價
賣給了戴維斯。因此戴維斯取得了
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全部股權,但這卻為
其財源增添了一大負擔。當時,他的石油生意也吃緊。20世紀福克斯公司也
是人不敷出,這便使戴維斯本來的經濟問題進一步複雜化。
20世紀福克斯公司是好萊塢最不景氣的電影廠之一,截至
1984年
8月
的
12個月中共虧損
9000萬美元。因而它極度需要出產多部《星球大戰》這
樣的大片來拯救自己。
樣的大片來拯救自己。
以
2。5億美元盤人
20世紀福克斯公司一半的
股權,成為了馬文·戴維斯在這個電影廠中的合夥人。儘管這個價錢高於裡
奇前一年的壓價出售,但比起裡奇和戴維斯在
1981年購人這家電影廠時所付
的金額要少得多,默多克對此筆交易非常滿意。
20世紀福克斯公司有一個巨大的電影檔案館,那裡除了《星球大戰》等
系列片外,還有像《多利,你好》這樣的電影。默多克在美國的電視計劃擱
淺後,正在歐洲開有線電視之先河,建立一個設在倫敦的電視臺天際廣播公
司。這便使電影檔案館特別具有吸引力,它是一個巨大片源。這也許是默多
克一直關注該電影公司的主要原因。
到了
80年代中期,娛樂已經是美國產業中的第二大出口行業,僅次於航
天。每一次的技術進步都加強了美國娛樂產品的威力,最初是照片,然後隨
之而來的是幻燈片、無線電廣播、電影、電視、VCRS、衛星廣播、更多的電
影和電視,這些產品攻佔了大部分的世界娛樂市場。確實,國際文化的象徵
再也不是英國莎土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而是美國的好萊塢。
娛樂業成為全球性的產業之一,與其他的國際性產品如可口可樂、百事
可樂、麥當勞漢堡包等一樣無所不在。其創造的音樂和偶像,從披頭士樂隊
到邁克爾·傑克遜,從太空行走者到印地安那瓊斯,都在世界各地擁有眾多
的擁戴者。而所有這些偶像大多是來自於美國。正如英國《經濟學家》所評
論的,美國在娛樂方面的影響,如同沙烏地阿拉伯在石油中的地位,而好萊塢
的電影製作,是最大的“噴泉”,娛樂業的中心。
到
1984年,默多克已經充分認識到,他的未來在美國。他的思考方式與
美國人並無二致,有與地道的美國人一樣的價值觀。他的商業頭腦發生了轉
變,認識到,對於他的帝國來說,娛樂和電子媒體比新聞和出版更為重要,
決定著帝國未來的命運,因為新聞本身在商業上是無法生存的,它必須靠娛
樂來支援。從此默多克的興趣更主要地放在娛樂方面,而不是在教育方面,
收購的目標毫無疑問集中在娛樂業上。
他越來越渴望獲得一家好萊塢的主要電影製作廠家。1981年
20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