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迎面而來的事物有所厭惡。對凡夫而言,喜愛的東西不見了會憂愁,討厭的東西出現了也會憂愁。這是討論欣喜與厭惡的統一和對立。教我們不要在愛恨好惡之間掙扎,陷自己於矛盾痛苦之中。
人如果希望生活得快樂,對於所愛的東西儘量少一點,乃是沒有偏愛;最好也沒有不愛的東西。《六祖壇經》也勸人學習“嗔愛不關心”的心境,不要讓自己有嗔有愛,否則就是煩惱。嗔愛是相互關連的,沒得到的想得到,追求時擔心得不到,得到了的又愁著會失去。心裡永遠有負擔,永遠沒有安定感。凡有所喜愛、有所厭惡,就是有所困擾、有所束縛,不得解脫。換句話說,只要世上有一樣東西是你所喜歡的,或是你所討厭的,你就被它困惑了。欣厭交加,患得患失,便是痛苦的人生。
心胸豁達的人,應該養成超越於欣厭及愛憂的觀念,沒有非要追求到手不可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已討厭到非得除去而後快的事物。看到喜歡的東西、遇到喜歡的事物,要問一問為什麼喜歡,是跟自私的自我有關呢,還是與大眾的幸福有關?事實上,有的所謂喜愛及憂慮,根本沒有意義,也沒有道理,只是一時的風氣,或者是一時的興趣使然。因此,希望活得幸福的人,最好不要有愛或不愛的東西,也不要有或喜或憂的事物,應當練習隨遇而安、隨緣而動的修養功夫,環境需要自己怎麼樣,就怎麼樣去面對它、因應它,就可到處安心和安身了。否則對所愛的東西拼命追求而到不了手,對不愛的東西拼命排斥又揮之不去,都是很煩惱的事。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身心言行
節身慎言,守攝其心;舍恚行道,###辱最強。
——《法句經卷下忿怒品》
此偈是說,把身、口、意的三類行為都好好照顧,對外來的刺激或攻擊都不起嗔恨心,就是行的正道,也就是###辱產生的力量。“###辱”是柔韌的表現,因為柔能克剛,所以是“最強”。
這四句話,把人的行為都點出來了,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心理的行為。其中心理的行為最難約束,但也最須加以注意。心理行為收斂之後,身體及語言的行為也會隨之受到規範。
“節”是有分寸、有節制;“節身”是對人要有禮貌節度,不得有打殺、竊盜、邪淫等三種行為。
“慎言”是謹防口過,俗語說禍從口出,不可不小心。語言是用來作為人與人之間溝通、協調、交換意見等的工具,不該有的語言行為,便是以謊言騙人,以毒口傷人,挑撥離間,閒言穢語。
“守攝其心”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讓心念散亂,不僅不起邪念,同時要練習做到心口一致、身心一致,不論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把心放在那些事情上,把心放在那些語言上,即使在散步時,也不胡思亂想,或者專心走路,或者專心欣賞風光,那就不會有雜念、惡念生起了。心中經常保持清淨寧靜,遇到人時,你的身體及口頭也會隨之彬彬有禮了。
“舍恚”也是心理行為。“恚”是嗔恚、難過、憤恨、討厭、敵視。嗔恨心強的人,心理不平衡,理智也降低,發怒時不清明、不客觀,所認知的環境和所做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這種情況要靠容###的修養來幫助。所以,調治嗔怒的最好方法是從###辱下手,在有人故意激怒你時,最好專注於自己的呼吸,體驗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覺。
古人說:“小不###則亂大謀”,能###一時之氣,可保百年之身,能佔到很多的便宜,得到很多利益。至少可以免了血壓上升,不致當場中風,省得自己那麼憤懣,可以保持健康的身心。同時也不會用惡劣的言行回應對方,就不致遭到更多的侮辱和更大的損失。###辱者必多福,原因就是能###的人彈###最大,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柔韌的人比剛強的人有更多的迴旋空間。表面看來###辱是受委屈,其實那才是真正的勇者。
勿出惡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
——《法句經卷上言語品》
偈子中的“士”字,是指一般人士、普通人士。言語用之不當,就如斧在口中,佛經裡往往形容惡毒的言詞為“口出刀劍”,凡是邪惡的、銳利的、譏諷的、刺激的、刻薄的、中傷的、得理不饒人的言語,都是殺人不見血的刀劍斧鉞。
許多人好逞口舌之能,享受快意直言之樂,但是有沒有想過:一句話就能使人受傷一輩子,一句話就能使人喪失自信心,一句話就能斷送一個人的前途……有人說謊說得異常巧妙利落,結果使他人蒙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