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候在朝堂上被華家兄弟圍攻了,若是一句話不說被人這麼給憋住,那實在是沒什麼顏面,
華二就不說了,這些年兩人多有交手,定國候認為他敗就敗在沒有華二的勝寵上了,言外之意在華二面前他認栽。
可憑什麼對著才回京城,沒上朝兩天的華家老大縮頭呀。論品級他比華老大還高呢二品穩穩地壓著三品一頭好不好。。
就說這人記吃不記打,就忘了人家華二當初也是越級碾壓的他老人家。人家父子三人在這個朝堂上站著,換個一般人也得考慮一下能不能討得好嗎,上陣父子兵,不是特殊情況,沒人單挑的好不好。
定國候腦袋夠硬,敢衝:“哼,華侍郎說這話的時候,還是要謹慎些的好,也不怕打了嘴巴。”
華大老爺一方大員出來的,人家官威散發出來也是非常唬人的:“我華府不怕讓人打臉,華府子弟不怕有人挑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我華府子弟才能更上一層樓。定國候只管一一道來。有責改過,沒有的話,剛好在這裡給我華府子弟一個辯白正名的機會,我華府子弟總不能讓你定國候信口開河不是。”
這話說的讓人品的出來味道,而且越品越深奧,華家老大這份治家理念夠實在,而且人家的胸懷寬呀,不是誰都能接受意見的。
裡面剛柔相濟可謂是一套混合拳給定國候抽了回去。
再看定國候,就有人在琢磨了,這定國候不是華府弄出來的拖呀。怎麼感覺定國候今日專門過來給人家華老大墊菜板子的呀。
這不是給了華府老大一個展現的舞臺嗎。原來同這位新的吏部侍郎不熟悉的人,怕是經過今日這番舉動。對這位侍郎也能夠認識個差不多,
而且印象基本不會太差。
就是聖人那裡怕是對這位新入朝的華大朗也要高看一眼。
再看定國候。不夠看呀,在看後面同樣才入朝不久的池大人,眾人想的就是那句話,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怕是到時候了。
定國候沒有這個覺悟呀,就是有那也得掙扎一下不是,對著華這位華大人那是一點不留情面:自認說出來的話夠分量‘怎麼華侍郎對自家教匯出來的子侄不夠認識嗎,你可知道我侯府昨日被你那好侄女給折騰的是個什麼場面。我堂堂定國候府的夫人到了現在還人事不知呢,怎麼華侍郎你華府不給我侯府一個交代嗎。’
池二郎心裡那個氣呀,丟人現眼的玩意,想給定國候府留點顏面的,現在看來是不必了。這人竟敢把這事拿出來說話,該當是多大的臉呀。
華家大老爺今日誠心的要露臉,要展現一下他華府掌舵人的風采,把要翻臉的二弟給攔住了,站在那裡對著定國候討教的那個瀟灑:‘若是下官沒有記錯的話。我家侄女如今是池大人的夫人,居住在池府裡面,似乎同定國候府只是親眷間的走動而已。不知道定國候何出此言呀,我家侄女就是本事再大。去侯府讓你定國候裡當家作主折騰起來怕是不容易吧。還是你定國候內眷無人管理,需要我家侄女過府協助呀。請人幫忙還落得你定國候如此貶低,竟然還把這內宅之事。拿到朝堂上來說,定國候你這話說的好不仗義。作為長輩你不仁,不慈呀。作為定國候。你不覺得眼界太窄了嗎。’
餘下的一臉的不好說出口,我給你留情面的表情,當真是吧定國候磕磣的好不徹底。
定國候:“不愧是尚書府出來的呢,好口才。我家夫人被你家侄女氣的如今人事不知難道是假的不成。”
自家媳婦自己護著,池二郎站出來:“侯爺說話講個憑證,二郎同夫人昨日去侯府祝賀侯爺娶美納新,拜見夫人的時候,連夫人的面都沒有見到,我家夫人賢良淑德,禮節周全,侯爺如何如此栽贓,不知道夫人何時開始人事不知,為何人事不知,因何同我家夫人扯上關係,還有就是二郎同夫人昨晚告辭的時候定國侯夫人還不知去向,侯爺是不是應該先調查清楚,夫人昨日同和人在何地呀,這樣的話夫人至今未醒的事情也能調查出來一個出處。侯爺隨便張口就推到一個沒見過夫人的婦人頭上,這事做的實在不夠嚴謹。就像侍郎大人說的一樣,我家夫人在池府好好地孝順公婆,怎麼就同侯爺夫人牽扯上了。夫人孝順與否,二郎上有父母岳父岳母,還輪不到定國候來指責。還請定國候還我夫人一個公道。”
華家大朗跟著點頭這姑爺真的不錯,難怪老二那麼護著:“二郎說的很是,還請定國候還我華府侄女一個公道,我侄女嫁的是池府,孝順公婆應該的,定國候你算是怎麼回事呀。我華府侄女為何到你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