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頁

陶暮並不想看到劈腿自己兄弟的人還能頂替兄弟的角色走上人生高峰。雖然以陶暮兩輩子的記憶來看,上輩子熊正頂替了苟日新《槍王》男二號的角色, 最終也沒混出什麼浪花兒來。但事情不能這麼想。

所以陶暮連夜寫了一封策劃草案, 直接找到榮導在h鎮訂的酒店客房登門拜訪。以先兵後禮的形式,跟榮導詳細分析了一下如果《槍王》任用熊正這個身上有插足前任男二號, 同時還可能擔負著故意製造威壓事故擠走前任男二號的汙點的小透明頂替苟日新男二號的角色,會給劇組的聲譽帶來什麼樣的危機和風險。

除非刻意炒作,任何一個劇組都不希望在拍攝期間么蛾子太多。這樣會分散演員和工作人員的注意力,誰也不能保證拍攝質量。而且觀眾如果對一個劇組在戲外的花邊新聞關注太多,也難免會影響部分影迷對影片的印象。

更何況以熊正身上可能揹負著的汙點,可不僅僅是花邊緋聞這麼簡單。

以榮導今時今日的影壇地位,他如果想要炒作花邊新聞, 最好的方式自然是炒作男女主角因戲生情這種沒有後顧之憂的桃色新聞。當然炒作男一號跟男二號合不來, 經常在片場明爭暗鬥互相壓戲什麼的, 也非常符合香城八卦新聞的主要賣點。不過這種炒作需要男主男配在圈內的地位相當。如果相差太懸殊,別說劇組懶得炒,就連明星本人都不會同意,

總而言之, 不論是哪種炒作, 顯然跟熊正這種連正經片子都沒拍過一部的小替身沒有關係。

榮導愛惜羽毛,自然不會因為一個武替影響到劇組的聲譽。不過他對於陶暮這種找上門來威脅他的舉動也不會有什麼好感。

所以接下來,陶暮又拿出他連夜設計的宣傳草案,跟榮導草草解釋了一下如果《槍王》在拍攝期間跟飛訊網合作,將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宣傳效果。

“其實大學生這個年齡層段,可以看做是華夏電影群眾的主體。因為他們有時間,有餘錢,而且還有看電影的需求。所以如果《槍王》這部片子能在華夏內地大學生之間傳開,榮導可以想象一下,就算只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走進電影院,《槍王》可以憑藉這些學生拿到多少票房。更何況我們飛訊網的註冊使用者不止是大學生,還有許多18歲到35歲這個年齡層段的網友。榮導應該知道,以華夏現在的國情而論,有條件上網的,18歲到35歲之間的消費群體,代表多少購買力。”

對於陶暮畫的大餅,榮導還是非常心動的。不過他對於飛訊網這種新興事物,也抱有老派人一定會有的疑慮。所以他不太相信陶暮描繪的效果。這也是他在攆走熊正之後,再次找陶暮詳談的原因。

這一回陶暮拿出來的就不是草案了。而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詳細的策劃方案。從前期鋪墊一直到後期宣傳,層層遞進直至高潮。

陶暮重生十年,他這十年可以說是完全經歷了華夏媒體從紙媒電視傳媒發展到網路自媒體的全部階段。並且他本人也完完整整的享受到了網路自媒體在重點點艹一個人的時候,能夠發揮的全部威力。

可以說重生到十年前,包括全球範圍內,應該沒有人比陶暮更熟悉如何利用網路媒體炒作這一塊。所以他現在給榮導畫餅,那也是畫的遊刃有餘胸有成竹。甚至連前世那些被業界人奉為經典的炒作案例都不需要,就是最簡單最大眾最粗暴的宣傳套路,足以應對“並沒有什麼見識”的榮導。

果然,榮導聽完陶暮的宣傳方案,立刻豁然開朗。宣傳套路這種東西,就跟漆黑屋子裡在窗戶上捅出來的一個洞似的,沒人說沒人做的時候,所有人都蒙在黑暗裡。可只要有一個人捅破窗戶,所有人都能看到從指洞兒裡漏出來的光。

尤其是香城娛樂圈這種充滿了緋聞八卦,狗仔記者天天看圖說話的圈子裡,榮導對於陶暮說的這些方案接受度非常高。更何況陶暮其實也沒拿出什麼新鮮的東西——又不是他自己的片子,沒必要太浪費精力放在心上。所以他就偷懶了一下,把香城八卦狗仔現有的那些盯梢跟蹤看圖說話的套路拿來用用,編一部合格的連續劇情,其中必須有鋪墊有高潮有反轉有打臉,最後還必須強行昇華一下主題——把所有的輿論宣傳都引到《槍王》這部戲上。

思路比較爛俗,最重要的是飛訊網這個宣傳平臺。陶暮直接把飛訊網現在的註冊使用者和每天的訪問量,以資料包告的形式甩到榮導面前。以最理科生的方式告訴榮導,就算只有五分之一的使用者被這番操作吸引,走進電影院,那麼能換來多少票房。

感謝如今這個還沒被資料篡改和流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