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后看罷,厲聲問道:“我與你有何冤仇,為何半夜三更前來暗殺於我?”
這個刺客,怒目圓睜,一聲不語。
“你是聾、是啞,為何不語?”
“要殺要剮,快快動手,何須多言?”
“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什麼,與你何干?”
高堇冷冷一笑:“哼哼!你連自己的姓名都不敢說出,還充好漢?原來是個膽小的鼠輩。”
這個刺客被高堇這麼一激,仰首挺胸說道:“難道怕你不成?某家姓劉名英,乃是闖蕩江湖,打抱不平的好漢。”
王后一聽,料定劉英前來必有原因,問道:“是誰差你前來暗刺於我的?”
“無人所差。”
“那——你為何前來行刺呢?”
“某家與你有深仇大恨。”
“這是從何說起?既是好漢,就應明講。”
“好吧,你們聽著。兩月之前,某家在總兵周恆武手下聽命,他們兄弟狼狽為奸,殘害忠良,哄騙某家行刺楊宗保少帥,被楊少帥拿住。灑家知道了真情,義憤難平,回到總兵府,殺死周恆武,然後到楊府拜見了老太君。老太君怕某家性命難保,賜了銀兩,勸某家遠走高飛。某家逃至天台山下,在後山的山溝裡搭了一間茅庵,隱居起來。一天夜裡,某家正在庵前歇息,忽然走來了兩個人,仔細一看,有一個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楊少帥。某家把他二人留下,敘談之後,方知楊少帥是與西夏國交戰,因破不了一個女將的寶刀而被困天台山。”
高堇聽到這裡,急問:“那個跟隨楊少帥的是何人?”
“是嶽勝之子嶽安。”
王后又問:“你為何今日上山?”
“某家在打柴之時,看見來了一隊人馬,一打聽,說是平涼國的王后、公主,前來幫助龍銀環攻打宋軍的。某家見此,氣憤滿胸,故而上山刺殺於你。”
“楊宗保現在哪裡?”
“這,你休想知曉。”
王后聽罷,心中狐疑:“他說的是真情嗎?他是不是龍銀環差派的人呢?嗯,尚須查明之後,再作處置!”想到這兒,吩咐高堇說:“宮娥!暫且不斬,先押到廂房,明日交與龍銀環審問之後,再行發落。”
高堇聞命,推著劉英出了房門,然後關上門扇,領著劉英來到一個僻靜之處,低聲說道:“劉壯士,你莫要害怕,我來救你逃命。”
劉英心中生疑,這是這麼回事兒啊?她為何口出此言?其中定有緣故!於是問道:“你是何人,為何放我逃命?”
“無須多問,我是搭救楊元帥的。”
“哪個楊元帥?”
“就是你方才說的那個楊少帥,他已是徵西的大元帥啦!”
高堇一邊說著,一邊給劉英解開了綁繩:“劉壯士,楊元帥現在什麼地方?乘此機會,你領我前去見見他吧!”
劉英心想:“看來,此人不是平涼國的人,說的是實話。哼,即使是謊言,我也不怕。到了山溝裡,我們三個還收拾不了他一個?無妨,領他去見見楊元帥。”想到這裡,把手一揮,“好吧,隨我來!”
劉英在前面走,高堇在後面跟。他們一會兒走,一會兒爬,一會兒穿密林,一會兒攀高峰。不多一時,進入了一個馬蹄形的山溝。走著,走著,遇到了一個小山包。他們繞過小山包兒,面前出現了一個山洞的洞口,俯身進去,又走了片刻,來到了一個寬闊之處,有一堆柴火在熊熊燃燒,旁邊坐著兩個人。高堇一眼就辨出了哪個是楊宗保,哪個是嶽安。
楊宗保一見劉英轉回洞來,急忙問道:“劉壯士,你打探得怎麼樣啊?”
劉英把行刺以及高堇搭救的情況講了一遍。楊宗保又問:“高堇現在哪裡?”
劉英一指高堇,笑道:“楊元帥,這位假姑娘便是!”
高堇連忙上前,躬身抱拳:“末將高堇參見元帥!”
楊宗保說:“高賢弟,快快請坐。”
眾位坐定,高堇便將到平涼國盜槍被招為駙馬,男扮女裝來到天台山之事,詳細地說了一遍。楊宗保聽罷,嘆了口氣說:“高賢弟,我與嶽賢弟能活到今日,多虧劉壯士啊 !”
高堇聞聽,是感激,說:“劉壯士,你的救命之恩,日後定報。”
劉英說:“高將軍,這是小人當盡之責,何足掛齒?”
高堇與眾位寒暄了一陣,說道:“楊元帥,我隨劉壯士前來。。。。。。”
楊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