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楊綵鳳忙走上前來,給兩位老者見禮,說:“參見兩位老伯。”
二位老者忙說:“快快免禮。請問公子貴姓高名,何以來到我們這山野之地?承蒙公子高義,救了小兒性命,實在感謝!”
楊綵鳳一聽,詢問自己姓名,不免犯了合計:如果直說真名,第一,自己是女扮男裝;第二,傳了出去,於太君不利。急切問忙說:“晚生陸金豹,路過此地,遇到這位兄長和郭金朋爭鬥,郭金朋趕盡殺絕,晚生出於義憤,才出來相救。”
楊綵鳳用了母姓,弟名,那兩位老者信以為真,沒有再行深問。楊綵鳳心說:你問完了我,我也得問問你們呀,說:“請問兩位老伯貴姓高名,這位兄長和這位大姐不知為何要截囚車,還請相告。”
兩個老者說:“舍下就在前邊不遠,請公子到舍下一敘如何?”
楊彩風看看已經天晚,囚車又沒有截下,自不能就回店房,只好答應前往。
兩位老者連同銀袍小將夫妻和楊綵鳳一起,回到村莊。兩位老者備酒招待楊綵鳳和約來的幫手,其中有一位四十餘歲的道姑,單獨一桌。兩位老者對她執禮甚恭。她似乎對楊綵鳳很是注意。在酒席筵前,兩位老者把他們的來歷盡數告訴給楊綵鳳。
原來那位黃臉老者名叫陳平,外號金棍將。白臉老者名叫石槐,二人乃是結義兄弟。他們率都是山西人,自幼同村居住,兩人俠肝義膽,愛好抱打不平,俱都練就了一身武藝。只因殺死了當地的土豪惡霸,逃亡在外。後來聚集了三、五百人,在臥虎山佔山為王,只殺貪官惡霸,不傷過路客商,對附近居民更是經常救濟,因而勢派越來越大,發展到一千多人。當地官府奈何他們不得。那一年,北方黑水國給宋王天子進貢,路過臥虎山下,這一夥人將宋王天子的貢物——珍珠汗衫搶劫過來。黑水國進貢使臣跑進汴京,向宋主天子哭訴了經過。於是,宋王天子下旨派了邊關大帥太平王楊世瀚進兵臥虎山。楊世瀚老元帥一對梅花亮銀錘,無人能敵,他們二人俱被擒獲。當時他們都認為必然是一死,絕無倖免。誰知楊老元帥在臥虎山左近打聽得他們平時只有義舉,沒有劣跡。所以楊老元帥只把黑水國的貢物珍珠汗衫取去,把他們暗地放了,並告訴他們要遠走高飛,不可再佔山為王。
他們當時叩首感謝楊元帥饒命之恩,立即就把山寨焚燬,解散嘍兵,帶著家小,來到這獨龍山,落戶安家。
他們在這裡安家之後,對待周圍百姓,仍是濟困扶危,仗義疏財,當地的百姓都很推崇他們,把他們住的村莊叫作二友莊。
陳平、石槐對太平王楊世瀚的活命之恩,一直念念不忘,總想有機會能夠報恩。
他們對於汴京的事情經常探聽,瞭解詳細。前些時候,天波府佘太君祝壽,趙佶大鬧後花園,王蘭英痛打太子趙佶,劉恆暗地出壞主意,皇上要斬王蘭英,楊開勝搶劫法場,刑部行文海捕王蘭英和楊開勝等,這些情況他們俱已盡知。
前幾天他們又聽說:太君辭朝,全家回西寧,所以到潼關打探訊息。不料探聽到潼關犬帥府抓獲了王蘭英和楊開勝,並決定由副帥金刀將郭金朋帶兵押解囚車進京。老哥倆坐立不安,議定尋機搭救。
陳平膝下只有一個兒子,就是那位銀袍小將,名叫陳志堅,石槐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名叫石金玉。這老哥倆作主,讓這陳志堅和石金玉拜堂成親,言明一子兩不絕,小倆口生第一個兒子姓陳,生第二個兒子姓石。
陳平,石槐打聽到潼關副帥郭金朋要押解王蘭英和楊開勝進京伏法,他們決心要在獨龍嶺截囚車,救王蘭英和楊開勝的性命。這老哥兒倆這幾天每天都出門去約朋友,請求幫助他們搶劫囚車。他們走時曾囑咐孩子們遇事給他們送信。所以郭金朋帶囚車逃進獨龍寨去,他們埋怨不已。
揚綵鳳聽陳平、石槐介紹了他們全家的情況以後,對他們很信任,她想:截囚車救人之事,本來不是我一個人所能辦得了的。如今吉人天相,我遇見幫手,自然很好。
陳平把自己的情況介紹完畢,自然也要問問楊綵鳳是幹什麼的,怎麼跑到了獨龍山來?
楊綵鳳前邊已經報了自己名叫陸金豹,一時不好改口,便順水推舟說:自己和楊家乃是親戚,有事從此路過,偶然遇見陳公子和郭金朋打仗,戰敗,才出來救了公子。如今聽說是要截囚車,搭救楊家六奶奶和楊開勝,自己既和楊家是親戚,自然要留下來共同出力。
當下,大家酒足飯飽之後,陳平請楊綵鳳到書房安歇,其餘朋友,也都作了安排。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