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頭山而去。
高堇來到人頭山外,見父帥高君保率領的人馬已將擺設人頭宴的龍潭寺團團圍住,急忙上前問道:“爹爹,楊元帥現在哪裡?”
高君保見高堇突然來到人頭山,問明瞭高堇如何離開平涼國前來人頭山的經過,便急忙說道:“你來得正好。楊元帥現在龍潭寺內,吉凶不明。我與楊元帥預先定好計策,要我率領人馬,在今日正午趕到龍潭寺接應。現在已到午時,我命你趕快闖入寺內,見機行事。”
高堇見龍潭寺外屯駐著眾多番兵,擔心硬闖要遭到番兵的阻攔,問道:“父帥,要我一人進寺,還是要我帶兵進寺?”
高君保搖頭說道:“不需帶一兵一卒。你要知道,延安府一仗,我大宋的將士把西夏國打了個落花流水,潰不成軍。眼下,他們從上到下,一個個都成了驚弓之鳥,哪個還敢與我大宋為敵?你儘管放心前去吧!”
“孩兒遵命。”說罷,高堇昂首挺胸,直奔龍潭寺而去。
眾番兵見從宋營走來一位雄赳赳、氣昂昂的將軍,不僅不敢前來阻攔,還連忙讓出了一條夾道,讓高堇順順當當地往寺內行走。
有的問了:“西夏國帶兵的將領是誰呀?為何不敢露面啦?”不是別人,乃是帶著九頭魔到東京比武、逼迫三帝真宗寫降書的二王千歲龍銀環。有人又問了:“龍銀環不是在天台山受傷之後,去養傷了嗎?在延安府帶兵打仗的是他哥哥龍金環,為何又換成龍銀環了呢?”龍金環在延安府受傷敗陣之後,國王諒祚就命他回京養傷去了。恰好就在此時,龍銀環傷口痊癒,所以諒祚便命他來至人頭山,代替龍金環領兵打仗。
龍銀環雖說奉命守護龍潭寺,妄圖利用人頭宴使楊宗保降伏,沒想到人頭宴沒散,宋朝的大隊人馬便把西夏國的人馬和龍潭寺圍了個風雨不透。龍銀環本是在東京和天台山兩次受挫的將軍,眼下又見宋軍來勢兇猛,,銳不可當,還怎敢率兵抵擋呢?領兵的膽怯,當兵的膽更小。所以,高堇大搖大擺地闖進了龍潭寺。
且說高堇一進龍潭寺的大門,恰好趕上劉英將諒祚抓住。接著,又聽到楊宗保喝令諒祚寫降書。所以,他便接了一句:“要他諒祚寫降書!”
楊宗保聽到有人斷喝,抬頭一看,見來人是白馬將軍高堇,不由心中暗喜,沒有細問高堇,便說:“高賢弟來得正好,你我一同處置諒祚!”
楊宗保、高堇落座之後,楊宗保又對西夏國王說:“諒祚!你西夏國本應安守國土,交好鄰國。可你自不量力,一意孤行,先是勾結我大宋的內奸周恆威篡位,接著又大興不義之師,進犯我大宋疆土。到頭來,落了個損兵折將,連連敗北。我來問你,今日可認輸服罪?”
“小王知罪,小王知罪。”
“知罪便好。劉英,把他放開,叫他坐下回話。”
劉英放開諒祚,搬來一把椅子,命諒祚坐了下來。
楊宗保見諒祚畏畏縮縮坐在一旁,說道:“諒祚!你是一國之君,我大宋也不難為於你,只要你寫下降書,保證安守疆土,不再侵犯大宋便可。不過,這降書必須由你國左班丞相沙般親自帶到東京,親手呈於我大宋皇上,一來表明你西夏國的誠意,二來也好與大宋的國賊周恆威對質,並將你西夏國勾結周恆威一事說個一清二楚,以便我大宋懲治國賊。”
諒祚連連點頭,躬身說道:“小王照辦,小王照辦。”
說罷,諒祚便吩咐番兵拿來文房四寶,當場寫了降書,並將左班丞相沙般傳到寺內,命他跟隨楊元帥前往東京,向三帝真宗呈遞降書。
簡短捷說。楊宗保和高君保、高堇等率領人馬,帶著沙般,當日傍晚,便浩浩蕩蕩地回到了延安府。延安府城內的黎民百姓,聽說楊元帥在人頭宴上取勝,西夏國寫了降書,全城沸騰,奔走相告,人人讚頌。
次日天明,楊宗保來到校場,點齊人馬,命孟定國、焦廷貴暫時留在延安鎮守邊關,由高君保、高堇、劉英等人押著沙般跟他一同班師回朝。
三聲大炮響過,楊宗保率領大隊人馬出了校場,來到大街之上,只見大街兩旁人山人海,焚香奏樂,簞食壺漿,前來送別。楊宗保坐在馬上,雙手抱拳,向大街兩旁的黎民百姓,頻頻施禮致謝。正是:
宗保邊關建奇勳,
萬民感戴贊忠臣;
簞食壺漿來相送,
留下美名傳後人。
話分兩頭。按下延安百姓送別楊宗保凱旋迴朝的熱鬧景象不表,再說八賢王趙德芳、雙天官寇準和王爺呼延否顯。他們自那日離了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