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呼延豹故意和劉化糾纏,並暗示平南王高捷把揚開勝送出西門。也多虧鎮京大帥魏良臣和楊家有舊,故意把他們放出城來。
楊開勝揹著王蘭英,騎著戰馬跑出西門以後,不走大道,專走山村小路。這一天,來到一處山村之外,看看前後無人,勒住戰馬,下馬把六奶奶王蘭英從脊背上卸了下來。王蘭英雖然武藝高強,但一來她已上了年紀,二來又折磨了這麼半天,她從楊開勝背上下來以後,就倚著一棵樹坐了下來。楊開勝說:“六奶奶!您老人家餓了吧!這裡前後左右無人來往,您老人家在這裡坐著休息,我到左近農家去討些飯來,咱孃兒倆吃飽了好趕路。”
玉蘭英說: “孩子!你千萬小心了!不要讓人家看出破綻。”
楊開勝說:“六奶奶放心!孩兒自然曉得!”
時間不大,楊開勝拿回來幾個饃,一壺開水,兩隻飯碗。孃兒倆都餓壞了,一陣狼吞虎嚥。吃飽喝足之後,娘倆才商量到哪裡去避難。
楊開勝說:“六奶奶!我剛從山後火塘寨老家回來。乾脆,咱孃兒倆到火塘寨去吧!”
王蘭英說:“孩子!恐怕不行。火塘寨是老楊家的老家,誰都知道,官兵能不去那裡搜捕嗎?”
楊開勝說:“六奶奶,您說到哪兒去好呢?”
王蘭英說:“這樣吧,我過去在西歧為王,現在那裡還有親戚,不如咱們二人到那裡去吧!”
二人商定以後,又由楊開勝到附近老鄉家裡去用身上的衣服,換來了兩身農家衣服·又用王蘭英頭上的首飾換來一匹騾子。二人改裝之後,儘量白天休息,晚上行路。走了好多天,才走到潼關。
王蘭英知道潼關乃是重要關卡,要過潼關實在不易。他們在潼關城外呆了很久,都沒有機會進城。正在他們走投無路的時候,從大道上來了兩輛大車,一輛裝了一車於草,一輛裝了一車糧袋。這兩輛車都是重裁。潼關城卡建在山上,要進城乃是上坡道,大車行走特別費勁。
王蘭英見此情景,靈機一動,忙對楊開勝耳語了幾句。楊開勝一聽,高興得跳了起來。原來王蘭英讓他去和車老闆說,可以把一馬一騾借給他們拉幫套。車老闆當然歡迎。車上有現成的幫套,把一馬一騾套了上去,這時楊開勝告訴車老闆說:“讓我這位老奶奶坐到乾草車上去吧!”
車老闆自然不好反對。王蘭英練過武藝,她踩著楊開勝的肩膀,借勁往上一跳,就上到乾草上幼往草上一躺,下邊根本看不見,剩下楊開勝一個人就好辦了,他假裝是跟車的,車前車後,張張羅羅,就這樣混進了撞關城內。
進得城來,地勢已見平坦,楊開勝扶著王蘭英下了車,把一馬一騾卸了套,送糧草的車各自去了。
王蘭英和楊開勝很容易就進了潼關城,於是就放鬆了警惕。他們找了個小飯館,一來吃飯,二來想等到快閉關門時趁著忙亂,混出關去。這想法本來很好,誰知道楊開勝小夥犯了酒癮,要了二斤酒,王蘭英也愛喝,這孃兒倆可就喝起來了。這一喝酒不要緊,可就惹出大禍來了。
酒入愁腸,容易醉人。這孃兒倆雖未大醉,卻因喝了酒後,迷迷糊糊,說話就失了分寸。
楊開勝說:“六奶奶!趙佶那小子竟敢招惹咱們楊家,簡直是不要臉。六奶奶,您真揍他了?”
這位六奶奶王蘭英,一聽提到打趙佶那一段,不顧仍有招致殺頭之患,一時興起,把當時的情形,連說帶比劃,講了一通。這孃兒倆說得可真熱鬧。
事有湊巧,這個飯鋪有個跑堂的劉二,他姐夫在潼關大帥郭大朋手下當一名馬伕,和劉二說過要捉拿逃犯楊開勝、王蘭英這件事。還說這兩名罪犯都是天波楊府的。所以劉二一邊侍候楊開勝、王蘭英喝酒,一邊聽他們談論,不料聽見他們這一番說話,於是,肯定了他們就是皇上要抓的那兩名逃犯。就偷偷出去,給他姐夫送了個信。他姐夫又到大帥府告了密。於是,郭大朋、郭全朋兄弟二人,帶著數百名官兵,把這個小飯館前後左右,圍了個水洩不通。
如果楊開勝和王蘭英沒有喝酒,尚可及早發現可疑情況,立刻逃走。但是,他們喝得迷迷糊糊,等到官兵包圍了小飯鋪,郭大朋和郭金朋進到裡邊,他們才感到不對。這時官兵人多勢眾,官兵用撓鉤把他們二人拉倒,捆綁起來。擁擁揉揉,送到了帥府。
郭大朋坐在帥位上,郭金朋坐在側座。郭大朋吩咐升堂,喝喊一聲:“帶欽犯!”軍兵便把楊開勝和王蘭英擁到帥堂之上。王蘭英這時的心情很頹喪。她想我這是命該如此,本應當死在午門法場,如今多活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