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回來商議此事。若是李信,恐怕也就是商議如何出兵,何人領軍,其他的時候,都是將軍的作戰方案而已。
“第二,大梁朝的地域太大,從東到西千里,兵馬調動多長時間,這你想過了嗎?公主殿下,我大軍調動需要多長時間,大軍前進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當中會發生什麼事情,誰也不知道。”岑文字很認真的說道:“所以現在就需要調動兵馬了,不然的話,我們就算空有四十萬大軍,能夠觸動的也不過二十萬人,甚至更少,公主殿下認為這能對付李信的虎狼之師嗎?”
“老師,錦衣衛的刺殺還會有嗎?”蕭月仙並沒有繼續下去,此事她還需要稟報蕭銑,岑文字的這些話並沒有告訴蕭銑,蕭月仙知道這裡面的緣故,岑文字為中書侍郎,若是管的太多,蕭銑也不會喜歡這個人的,岑文字聰慧,一直都是恪守著臣子之道。
“會。”岑文字點了點頭,正容說道:“錦衣衛的刺殺,不僅僅是報復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離間,他可以刺殺我,我的官位還在董琪之上,可是他為什麼沒有,而是刺殺董琪,因為董琪是晉王的兒子,董琪之死難免會讓晉王以為是皇上下手的。他們破壞的是我大梁的團結。”
蕭月仙面色一白,緊張的說道:“這麼說來,我大梁若是不亂,錦衣衛的刺殺就不會停止了?”若真是像岑文字所說的那樣,對於大梁朝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訊息。
岑文字嘆了口氣,實際上,在他心裡有句話並沒有說,那就是蕭銑和董景珍、張繡等人的關係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無論是起兵之初,或者是現在,大家都是一個利益的結合體而已,只要稍微有點懷疑,都會造成利益上的衝突,一旦這種懷疑的種子深深的紮根在腦海之中,日後彼此之間就再也沒有一點信任。
這一次也是如此,董景珍雖然現在沒有一點動靜,但是並不是表示以後沒有,內部尚且不團結,如何能一起對抗敵人,而且外面還是一個強大的敵人。自己雖然教給了蕭月仙一條計策,也不一定能消除這件事產生的影響。
“公主殿下,晉王又回到長沙了。”這個時候,外面香君山走了進來,神情一陣慌亂,說道:“晉王傍晚時分離開長沙,前來江陵,不過,現在又回長沙了。”董景珍一向是鎮守長沙,距離江陵並沒有多少路,想來是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又退回長沙。
“果然還是猜忌父皇了。”蕭月仙面色發白,呢喃道。(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一章 都是李信逼的 (一)
“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剿滅董景珍,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那就乾脆錯下去,董琪這些年在江陵可是幹不少的壞事,董景珍在軍中雖然有威望,但是這種威望要不得。”岑文字低聲說道:“還有立刻調遣軍隊西進,李信的兵馬調動最起碼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張繡、雷世猛這些人平日裡勾心鬥角,現在大家一起滅了董景珍,這些人肯定會願意的。”
“是,弟子這就去見父皇。”蕭月仙聽了之後心中嘆了口氣,在敵人還沒有殺過來,自己就要先亂一場,這不是一個好的兆頭,可是偏偏沒有任何辦法,蕭銑現在能做的就是聚集大軍,抵抗李信。
“哎!”
岑文字望著蕭月仙離去的背影,深深的嘆了口氣,若是可以他是不會做出這樣的建議,在大戰之前,大梁最需要做的就是團結,可惜的是,岑文字知道董景珍的為人,這樣的人一旦懷疑,就會一直懷疑下去,無論蕭銑做什麼,董景珍都不會相信,既然如此,就聚集諸王的勢力,一舉先蕩平董景珍,消滅第一個內部敵人。
當然,此戰過後大梁內部矛盾也會徹底暴露出來,諸王之間相互猜忌,君臣之間的信任將會化成烏有。就算這次能勉強擊敗李信,大戰過後,大梁的實力將減弱許多,內部的爭權奪利將會更加的嚴重。關中和大梁畢竟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李信不虧是雄主,將問題看的很透徹。不過是讓錦衣衛刺殺了董琪就能產生如此大的效果。
“真正的生存之道不是戰爭,而是投降,投降或許還能保住性命。可惜了。這不是我所能說的。”岑文字微微搖搖頭說道:“但願其他勢力都能看得清楚眼前的情況,大家一起對付李信,或許還有希望。”
義寧二年七月四日,大梁王朝蕭銑請晉王董景珍回朝,董景珍心中猜忌,不願意歸來,並且揚言蕭銑無德。蕭銑大怒,在七月六日命令秦王雷世猛等諸王率領大軍進攻長沙,不過三日就攻克長沙。晉王董景珍被亂兵被殺。
蕭銑趁機命令諸王會和軍隊,準備迎接李信的進攻。不過,蕭銑雖然擊殺董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