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日裴均除平章事,內外之議,早已紛然。今王鍔若除,則如王鍔之輩,皆生冀望之心矣。若盡與,則典章大壞,又未感恩;若不與,則厚薄有殊,或生怨望,幸門一啟,無可奈何。
白居易尖銳指出,王鍔擔當方鎮,不顧地方凋殘,只顧大肆收刮,以致淮南地區民不聊生。他帶來京城進奉皇帝的大量財物,美其名曰貢賦盈餘,實為搜刮所得,朝野盡知。倘若讓他如願以償,恐怕天下人都會說陛下收了王鍔的進奉才讓他做宰相的。還恐怕各道節度使,從今以後都要效法王鍔,搜刮庶民來謀求宰相。
憲宗看完白居易據理力諫的奏章後,覺得應該採納,但他又要顧全面子,便給王鍔加了個檢校司徒、河中尹、河中晉絳慈隰節度使,把他打發了。
元和四年春夏季節,天氣久旱,災情深重,千里赤地,餓殍載途,憲宗為此下了一道“罪己詔”,檢討自己失德之處,白居易大受感動——
為君者以“明”為聖,為臣者以“直”為宗,熱烈祝賀這個體恤黎民的美好開始,衷心希望優良傳統保持下去。
白居易接著上書奏道:皇上空言“罪己”是不夠的,要真正惠民,最好是減輕繳納,免除租稅。遇上荒年,穀物歉收,百姓已經難以為生,還要交租納稅,在差吏的催迫徵收之下,勢必難以活命。誠望皇上能廣播皇恩,對受災地區,按災情輕重,或減,或免,以救災民於水火之中。
白居易奏請免除百姓租稅,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災民顯然是有利的。從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來看,也是有好處的。因為百姓久遭兵燹,疲傷已極,人禍未了又加天災,確實苦不堪言。若再催賦逼稅,走投無路者便不得不鋌而走險,反抗*。
憲宗一來怕逼迫過甚,災民造反,危害大唐的統治,二來也想籠絡人心,予民休息,於是獲得詔準。 txt小說上傳分享
白居易傳 二十 和糴之辨
二十 和糴之辨
九月秋收,和糴又興。和糴一法,本無惡意,但推行有年,漸成攤派,而且剋扣酬錢,害民不淺,號為和糴,其實不符。
和糴,官府出錢,百姓出谷,兩相商量,進行交易。可以調節谷價,免得穀賤傷農。可是,後來卻變成府縣提前定價,提前將數量散配給戶人,逐戶派繳,而且還得百姓送到指定地點,苟有稽遲,則被拘捉,羈押中肆意鞭撻,比追逼賦稅還要兇殘。
白居易對和糴中的惡濁情形,深有體會,便立即上疏《論和糴狀》,主張改配戶和糴為開場自糴,或者改和糴為折糴。
白居易熟知其情,在奏摺中指明危害,提出主張:有司出錢,開場自糴,谷價稍高一點,賣谷的人自然多起來;前弊自除。假若不願開場自糴,可採取折糴之法,就是折青苗稅錢,使納斛鬥,再給現錢——
臣久處村間,曾為和糴之戶,親被迫蹙,實不堪命。……
今若有司出錢,開場自糴,比於時價,稍有優饒,利之誘人,人必情願。且本請和糴,只圖利人,人若有利,自然願來。利害之間,可以此辨。今若除前之弊,行此之便,是真得和糴利人之道也。
折糴者,折青苗稅前,使納斛鬥。免令賤糴,別納現錢。在於農人,亦甚為利。利歸於人,美歸於上。
……由是而論,則配戶不如開場,和糴不如折糴,亦甚明矣!
然而這種對黎民百姓有利的奏議,憲宗卻聽不進去,不予採納。
白居易出於對朝廷的耿耿忠心,的確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可是他的勸諫卻很少得到憲宗的採納,使他感到非常苦悶——
園子裡栽植的是什麼呢?滿地青青的葵藿。陽光被雲層遮蔽,在雲層之上盤桓,葵藿們縱然傾心相向,又如何獲得陽光的恩顧呢?
白居易把自己的言論,比做古琴發出的樂聲,由於“不稱今人情”,再加上有人干擾,便得不到憲宗的聽從——
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千里馬得不到應有的賞識,使白居易常覺悽然,感到懷才不遇——
豈無市駿者,盡是凡人目。相馬失於瘦,遂遺千里足。
不管怎麼著,違心的話還得說,歌功頌德之辭也還得寫。元和五年正月,憲宗命翰林學士們都要撰寫太平樂詞,以便舉辦晚會,配樂演奏,歌舞昇平。白居易寫了七首,是為《太平樂辭》,自然是字美句善,頌揚皇恩,但在頌揚中也蘊藏有自己的願望——
連歲豐稔仍然要保持節儉本色,時世安泰更要銷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