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8部分

理準備,但是乍看之下,他依然忍不住一陣目眩神迷。只見在大木箱之中,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碎瓷片,而是一件件十分精美的瓷器。

在陽光的照射下,這些瓷器散發出晶瑩的光華,美不勝收……(未完待續。。)

第790章 朱大先生的筆記

ps: 月底了,月票競爭格外激烈,一下子就被爆了,求月票支援啊。大家有月票就請多支援。

確實來說,箱中的東西都是青花瓷,而且以瓶壺居多。

這些青花瓷製作工藝非常精良,胎體潔白如玉,精密細膩,青花髮色深沉濃豔,在光芒的映照下散發出藍寶石一樣的光澤。

“漂亮,太漂亮了。”

俞飛白讚歎不已,然後小心翼翼捧起一個直頸較長,腹部扁圓的貫耳瓶,一邊仔細體會其中的質感,一邊目不轉睛的打量其中的細節。

貫耳瓶的器形是仿漢代投壺式樣,由於在瓶頸部位兩側有一雙對稱帖豎直的管狀貫耳,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名字。

這種貫耳瓶屬於純粹的觀賞品,瓶身上的紋飾很多,頸部繪有海水紋,中間夾飾有回紋裝飾帶,肩部飾有蕉葉紋。這些滿施青花料的輔助紋樣,與腹部主題紋樣纏技忍冬紋的疏朗,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然,儘管紋飾很多,卻不顯得繁瑣。這些紋飾畫得十分規矩,從不出邊線,線條流暢,紋路清晰,有一氣呵成感。反正看起來很舒服,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大明宣德年制,雙圈雙行楷書款。”

與此同時,俞飛白習慣性的看了眼貫耳瓶的底足款識,頓時更加驚喜道:“這是宣德年間的青花瓷,難怪這樣精緻漂亮。”

在明代宣德年間,與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製技術達到了最高峰。後世也有評價,明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魁。

另外也有人覺得,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幾與宋之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

也就是說,如果以五星為評判標準的話,那麼宣德年間的青花瓷,獲得五星級好評是妥妥的,沒有任何的黑幕。反正這個時期的青花瓷,一直受到中外藏家的推崇,視為青花工藝的典範。要是能夠收藏一個。估計也要當成傳家寶供起來。

然而這裡卻有一箱,不僅是貫耳瓶而已,另外還有梅瓶、膽瓶、折方瓶、寶月瓶、玉壺春瓶等等。此外還有一些零散的執壺、葫蘆口執壺、玉壺春執壺、方流執壺……整整一箱青花瓶壺,每件都是工藝精美,光澤柔和不刺眼,彷彿珠光寶氣一樣的東西。

見此情形,王觀也是十分感嘆,同時搖頭道:“如果都是真品就好了。”

“對呀,如果真是宣德青花瓷。這一箱東西,估計能賣十幾億吧。”俞飛白也嘆惜起來,他也不笨,自然清楚大箱是為什麼原因才挖出來的。不管多精美漂亮的東西。只要與朱大先生扯上關係,其中的真實性就比較讓人擔憂。

說話之間,俞飛白仔細研究貫耳瓶,粗略觀看外壁之後。他著重關注瓶內壁。只是瓶內相對來說比較狹小,能夠看到的面積不多。幸好貫耳瓶的瓶口比較大,俞飛白直接伸手進去慢慢的摸索。幾分鐘之後,真給他摸出異常情況來。

“諾,就在這個位置。”

此時,俞飛白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沮喪:“這裡有個清晰戳印,應該是朱大先生的傑作無疑了。”

“理所當然。”

王觀也不奇怪:“其實看到這些瓶呀壺呀,我就心裡有數了。那個窯口確實就是朱大先生早期的作坊,只生產瓶和壺,因為這兩種東西口小,比較容易在內部留下隱秘的戳印。”

“不過到了後來,朱大先生也覺得在瓶壺內部戳印太小兒科了,所以就捨棄了這個窯口,打算另起爐灶,才有了融入紋飾之中的暗記。”

說到這裡,王觀也是感慨萬端:“不愧為朱大先生,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仿製的技術已經非常高超了,還要精益求精……”

“對,很精益求精,所以大家才被他整得那麼慘。”

在俞飛白吐槽的時候,高德全卻沒有參與其中,甚至沒有看那些精美青花瓷,而是在箱中翻來覆去,似乎是在找什麼東西。

“找到了,應該是這個。”

片刻之後,高德全終於在箱底翻出一個方長的扁盒,在看到扁盒的一瞬間,他的臉上露出了激動的笑容,然後手掌有些顫抖的把扁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