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時候,這個壞東西,總愛自己咬著自己的尾巴,迴旋著,仰面朝天,嘿嘿地傻笑。從這個傳說裡,可見人們對於和黑暗差不多的混沌,的確沒有多少好感。

中國瑤族的民間傳說認為,宇宙原本是混混沌沌的,沒有任何東西。最初出現的是風,在風的旋渦中產生了萬物的始祖。納西族的《創世紀》說,最早的時候,天地混沌未分,只有東神(男神)和色神(女神)在佈置著萬物。

古巴比倫人認為,宇宙初期,天地不分,萬物都沒有形成,到處是混混沌沌的大水,後來,水分成海水、清水、雲霧三種形態,由水中誕生了拉赫姆、拉哈姆兩位大神,他們相互配合,又生出了天神和地神。古印度人認為,宇宙本是空洞無物的混沌狀態,後來有物出現,最後長成了一個大雞蛋,一分為二,一半是金,一半是銀,金的變成了天空,銀的變成了大地。古希臘人相信,世界首先是混沌,其次是大地,由混沌中產生出黑暗和夜晚,又從夜晚中產生出天和白日。

上古神話中的混沌狀態究竟指的是什麼?有人認為,上古的混沌傳說與康德的宇宙星雲假說、現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很相似,而且講的又是天地的誕生、萬物的出現,所以這是人類最早的關於宇宙形成的理論模式。我們認為,這個觀點很值得商榷。首先應該搞清楚,混沌神話傳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它是在講宇宙的誕生嗎?

綜合世界所有關於混沌的神話傳說,不難看出,混沌傳說的重點並不是說天地的開闢和宇宙的誕生,而重點講生命的出現。中國盤古的神話,雖然講到了天地的開闢,但重點卻在講盤古的誕生,而盤古又是人類始祖的化身;在瑤族的傳說裡,從混沌狀態裡也產生了萬物(包括人)的始祖;納西族的東神(男神)與色神(女神)的傳說,從本質上看還是講生命的誕生;古巴比倫的神話從混沌中產生出了造物神拉赫姆、拉哈姆,同樣是說人類始祖的出現;在美洲的一些神話裡,他們把混沌與造人直接聯絡起來,比如,在瓜地馬拉的基切神話中,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大地上一片茫茫,朦朧不清那時候只有天和地,太陽和月亮被籠罩著(神)說:'這樣下去可不行,特別是現在世上還沒有人類存在的時候。'〃於是,眾神們創造了人類。

如果拋開其他內容,單看混沌神話的主幹,它講的是黑暗的結束,光明的誕生,即從黑暗走向光明。這是一條很重要的線索,它強調的是一種感覺的變化,而不是客觀實在的變化,也就是說,只有人的意識才能感覺到這兩種狀態的變化。澳大利亞是一個與世界其他地區完全隔絕的島嶼,在當地土著居民中有這樣一個傳說:在世界混沌未開的時候,大地上一片寂靜,完全被黑暗籠罩,但並不是沒有生命,所有的生命都在睡覺。大神拜艾梅一開口說話,就喚醒了大地,造物神彝神醒來,漫長的黑夜結束了。這則神話明確告訴我們,混沌的結束是在人的感覺上,人從睡夢中醒來,就告別了混沌狀態。在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傳說裡,幾乎都有同樣一個意思,人開始時住在海底或地底下,那裡很黑很黑,到處亂哄哄的。有一天,人們偶爾發現了一條通道,順著這條通道,就來到了陽光普照的大地。這個傳說與我們列舉的混沌神話極為相似,當人們從地底下來到地面上,就結束了黑暗,開闢了光明。它再一次證明,生命是從混沌中走出來的,人類曾經歷過一個從黑暗到光明的過程。

混沌狀態與造人究竟有什麼關係?或者說,混沌狀態與我們的假設有什麼關係呢?人與其他動物最主要的區別是,人有精神和意識,假如僅有一個形體而沒有意識的話,人就不稱其為人,而只是一個兩條腿的動物而已。古印度的《廣林奧意書》認為:〃世界的開端是靈魂,只有它才具有人的形式。〃意思是說,如果光有一個形體而沒有意識的話,這個世界再好也感覺不到,豬絕不會有〃春光明媚〃、〃鳥語花香〃之類的概念,因為它沒有意識。因此,形體和精神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感知、欣賞、讚美世界的只是精神,而不是肉體,你的手決不會告訴你:啊!玫瑰花真香呀!它只能告訴你一些低階的感覺,比如像熱呀、冷呀、硬呀、軟呀等感覺。

我們認為,混沌傳說的起源,並不在於對宇宙天地開始時的解釋,而在於人被創造時的記憶。從黑暗到光明的變化過程,才是這種記憶留存的關鍵,它是人被創造時精神和肉體不同步造成的。

在上古造人的神話裡,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神在創造人的時候,並不是靈與肉同步進行的,而是先造好了肉體,然後才給這個肉體注入了精神和意識。比如,在上引黃帝造人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