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仙翁尊號?”
十八公道:“霜姿者號孤直公,綠髮者號凌空子,謙和者號拂雲叟,老拙號勁節。”
唐僧又問:“四翁尊壽幾何?”
孤直公吟道:
“我歲今經千歲古,撐天葉茂四時春。
香枝鬱郁龍蛇狀,碎影重重霜雪身。
自幼堅剛能耐老,從今正直喜修真。
烏棲鳳宿非凡輩,落落森森遠俗塵。”
這詩既說了孤直公有千餘歲了,也說了他性情脫俗,自小學道修真。
孤直公吟完,又聽得凌空子笑著道:
“吾年千載傲風霜,高幹靈枝力自剛。
夜靜有聲如雨滴,秋晴蔭影似雲張。
盤根已得長生訣,受命尤宜不老方。
留鶴化龍非俗輩,蒼蒼爽爽近仙鄉。”
這詩說了凌空子已有千歲之齡,得了長生不老之術,是個性情清高的人。
拂雲叟接著說道:
“歲寒虛度有千秋,老景瀟然清更幽。
不雜囂塵終冷淡,飽經霜雪自風流。
七賢作侶同談道,六逸為朋共唱酬。
戛玉敲金非瑣瑣,天然情性與仙遊。”
拂雲叟也有千歲以上。
七賢指的是晉朝阮籍、嵇康、山濤、劉伶、向秀、王戎、阮咸七人,常常相約在竹林中游玩,當時人稱竹林七賢。
六逸說的是李青蓮常和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六人在租徠山竹溪邊喝酒,因為這六人都是不做官,隱逸紅塵,所以人稱六逸。
拂雲叟說七賢和六逸都與他是朋友,而七賢和六逸都是常常一起與竹林相伴。
唐僧學識淵博,又早已知道這三人都是妖精,聽這詩句,心想:莫非他是個千年翠竹成精?
正想著,又聽見勁節十八公笑著唱道:
“我亦千年約有餘,蒼然貞秀自如如。
堪憐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機。
萬壑風煙惟我盛,四時灑落讓吾疏。
蓋張翠影留仙客,博弈調琴講道書。”
唐僧聽他們四人個個出口成章,詩句工雅,並且道出了各人的年齡和志趣,忍不住讚歎道:“四位仙翁,都享高壽,勁節翁更是千歲有餘了。高年得道,丰采清奇,莫非是商山四皓麼?”
漢初四皓,說的是秦末漢初的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裡季、夏黃公四人,這四人都隱居商山,年過八十而不做官,都是皓首老翁,也都是高風亮節,所以人稱商山四皓。
唐僧這麼說,當然是對四人的溢美之詞。
四老聽唐僧如此抬愛誇讚,都道:“過獎!過獎!我們哪裡能和四皓相比,只不過是深山四操而已。敢問聖僧,妙齡幾何?”
唐僧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