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句寫忽悟“淨理”,甚至想“掛冠”而去。詩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謂匠心獨運。“如湧出”、“聳天宮”、“礙白日”、“摩蒼穹”等等,語語驚人,氣象闊大,令人有親臨其境之感,不禁為之驚歎。

岑參

(715…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天寶進士,曾充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中掌書記,後歷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虢州長史、嘉州(治所在今四川樂山縣)刺史等職。世稱岑嘉州,有《岑嘉州集》。岑參是盛唐重要的邊塞詩人,他的邊塞詩想象豐富,氣勢磅礴,悲壯奇峭,語言明快,音調鏗鏘嘹亮,充滿了豪情壯語和慷慨激昂的戰鬥精神,給人以極大的鼓舞。

賊退示官吏並序

五言古詩

元結

【序】: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明年,賊又攻永破郡,不犯此州邊鄙而退,豈力能制敵歟?蓋蒙其傷憐而已。諸史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年逢太平,

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

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

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世變,

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

山夷又紛然。

城小賊不屠,

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

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

豈不如賊焉。

今彼征斂者,

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

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

引竿自刺船。

將家就魚麥,

歸老江湖邊。

【註解】:

1。井:即“井田”;

2。井稅:這裡指賦稅。

3。戎旃:軍帳。

4。典:治理。

5。委:率。

6。刺船:撐船。

7。將家:攜帶家眷。

【賞析】:

這是斥責統治者橫徵暴斂的詩。詩序交代了歷史背景,然後在詩中表現了官吏不顧人民死活,與“夷賊”比較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全詩共分四段。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昔歲太平日子,生活的安適。七至十四句為第二段,寫“今”,寫“賊”。對“賊”褒揚。十五至廿句,為第三段,寫“今”,寫“官”。抨擊官吏,不顧喪亂人民之苦,橫徵暴斂。最後四句為第四段,寫自己的心志:寧願棄官,也不願做所謂“忠臣、賢臣”。寧願歸隱江湖,潔身自好,也不願作為幫兇,坑害人民。“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是全詩的主旨。詩直陳事實,直抒胸臆,不雕琢矯飾,感情真摯。

元結

(719…772),字次山,魯山(今河南省魯山縣)人。天寶十二年(753)進士。安史之亂起,充山南東道節度參謀,率軍保全十五城,頗立戰功。代宗時,歷任道州刺史、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後辭官歸隱。有《元次山集》。元結主張作詩必須反映現實,反對華而不實的詩風。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五言古詩

韋應物

兵衛森畫戟,

燕寢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

逍遙池閣涼。

煩痾近消散,

嘉賓復滿堂。

自慚居處崇,

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

性達形跡忘。

鮮肥屬時禁,

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

仰聆金玉章。

神歡體自輕,

意欲凌風翔。

吳中盛文史,

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蕃地,

豈曰財賦強。

【註解】:

1。燕:通“宴”,意為休息。

2。海上:東南近海。

3。煩痾:煩燥。

4。幸:希望,這裡是謙詞。

5。金玉章:指客人們的詩篇。

6。吳中:指蘇州地區。

7。藩:這裡指大郡。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