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4部分

接催動坐騎走入皇宮——他是奉旨橫行,“橫行八階”當中,太尉已經屬於這個階層的頂端。

趙興就這樣騎著馬走進去,那位軍官卻沒有感覺趙興地怠慢,他一邊點頭哈腰目送趙興離去,一邊衝身邊的軍士炫耀:“看見了嗎,太尉大人衝我笑了,瞧,太尉大人這雄壯樣,果然不愧是大宋第一條好漢。我跟你們說,太尉大人跟簪纓世家關係可熟了……”

趙興走遠了。後面的話沒有聽到,前半段話已經使他明白了那軍官的意思。在大宋朝,將門世家歷代都是皇宮守衛者,趙興跟將門世家關係密切,意味著在皇宮侍衛這一層面上,他基本可以暢通無阻。比如別人的家丁無法帶入皇宮。只能在門外守候,而趙興居然帶來了隨身侍衛、黑人泰森。

進了皇宮,趙興犯愁了。他到現在沒有歸屬某個衙門,所以他不知道自己該去哪個衙門報到,閒來無事,趙興便騎著馬在皇宮裡溜達起來,他左竄竄右竄竄,一會溜到門下省找徐師錫聊天,一會又竄到天章閣。找那些翰林胡混。

想當年,蘇軾在皇宮上班的時候也喜歡溜號,因為翰林院洩密事件。使得皇宮修起了一堵牆,讓蘇軾竄門不方便,結果蘇軾很寫了幾首詩,抱怨這堵牆太不仁道,也就是現在說的執行政策沒有人性化。趙興現在充分複製了老師的風格,整個皇宮大院成了他閒逛地旅遊勝地。此時此刻,他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帶著相機來,否則,他拍下皇宮大院裡的情景。拿出去印刷,還有張擇端什麼事。

說到張擇端,這小子在宋徽宗這樣一個書面皇帝當政後,開始得寵,竟然以白身做了翰林院編修,負責幫小皇帝整理古代書畫,如今這小子在翰林院裡忙的腳不沾地,趙興去竄門,這廝卻拉著趙興談論古代書畫的人體比例。讓趙興沒聽幾句便拔腿就走。

日進中午,趙興不得不找個去處來發落自己,因為按照大宋的規則,中午是管飯地,皇宮裡禁止從外面帶來食物,趙興若不找到歸屬衙門,他就要餓肚子了,站在殿中省門前思考半天,趙興想起自己頭上的副樞密使官銜。便決定直入樞密院。

難怪人說宋朝冗員多。大宋朝如今掛銜副樞密使的有十七名官員,其中有兩名是有實銜的“差遣官”。他們在樞密院正式上班。而趙興這樣的“職官”,大多數是些年老退休的官員,所以在樞密院門口,趙興取出自己的官階牌,守門計程車兵雖然認識後者,但這個官銜卻讓那個士兵直翻白眼,發出了深度鄙視。趙興沒有閒心跟一名小兵鬧意氣,像這樣“宋兵乙”的角色,也就是周星馳在沒有發藝前扮演地龍套而已,他跟這樣的人較真,豈不顯得自己等同於“宋兵丙”,所以他沒有理會這人的鄙視,帶著滿臉地驕傲,領著個頭比他還高大的黑人泰森直往樞密院裡闖。

趙興大家都認識,這個大個子帶兵入京的時候,大半個城的汴梁百姓都見過,他的個頭讓人一眼難忘,此刻見到他領著自己的招牌侍衛晃到了樞密院裡,那些小吏紛紛起身相迎,有幾個長相特殊,一眼就可以看出以色列人形象的吏員還跑到趙興身邊,殷切的問候:“拉比,你怎麼有空到這來,你想看什麼,我們領你四處轉轉。”

以色列人之所以叫趙興“拉比”,而不稱呼趙興的官職,是想拉近與趙興地關係。趙興作為一名曾經到達過耶路撒冷聖地的“以色列之友”,是有資格在以色列人中被稱為“拉比”的。

大宋朝就是這樣,連以色列人進入皇宮作為小吏,官員們也毫不奇怪。這種現象擱在以後的時代,是令那些飽學大儒們難以接受的,然而在宋代,官員們並沒有排斥以色列吏員,大多數官員知道趙興與一賜樂業人關係密切,後者的長老還因為趙興而得官,他們圍在以色列吏員身後,等到這些人以古怪的禮節問候趙興,並親吻趙興的雙手之後散去,這才重新圍攏上來,衝趙興拱手:“太尉大人光臨,門下受寵若驚,不知太尉大人所為何事,下官這就召喚屬吏伺候。”

趙興個子高大,他透過人叢,望見殿中省大尚局御廚,正在分發中午的份飯,他拍拍肚子,扭捏地回答:“也沒啥急事,我只是閒逛到中午,肚子餓了。想到本官還領有一份副樞密使的職銜,故此來樞密院混飯……今天的伙食是什麼?有剩餘嗎,也給我來一份!”

趙興每年往皇宮送入巨量禮物。而且從來不歧視太監們,大多數太監對這位壯漢非常有好感,大尚局一名小頭目聽到趙興的要求,連忙吩咐手下再去御廚取來更多的食物,而後,他笑著向趙興拱手:“太尉大人可瞧不上今天的吃食。這些吃食對太尉大人來說,未免失之精緻。我這裡有幾隻胡麻餅,雖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