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7部分

知交趾人。趕緊派快船過去,接回陳夫人。”

万俟詠馬上補充:“還要向金蘭增兵,防止交趾人趁機……”

趙興拍著桌子笑了:“無妨,交趾人若是向金蘭出兵,那他就是兩線作戰,而我們就從北方攻入——沿著湄公河順流而下。直接抵達他地王都……那座城市叫什麼,我記得我曾經給他們取過一個名字,叫做河內。靠河的城市。對於我強大的水軍來說,是不設防的城市……具體地戰略讓帥範操心去,我們接著議。”

接下來的議題是“海事新聞報”的籌辦問題,臘月初十,孫琮帶著被俘的大理君臣剛剛抵達杭州,第一期海事新聞報濃重發行了。這份報紙裡頭版是趙興釋出的大理戰報,整個大理之戰的詳細戰果事無鉅細的呈現在大家面前。緊跟著是孫琮的奏章。這份奏章還沒有上報給朝廷,但已經預先刊登在《海事新聞報》上。

孫琮的奏章了,首先提到了一個概念,叫“國民榮譽”,他在遊覽大理地時候,首先觀察到了大理宋商,以及大理歸化士子對身為大宋人的自豪感。這次戰爭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以“國民安危”的名義發動地。戰爭過後,讓每一個旅居在大理的宋人感到極度自豪……

孫琮還談到了金鐘大廈,談到他站在山腳下。仰望落日下的金鐘大廈所感覺到的極度自豪感,在這篇文章裡,他第一次談到趙興的觀點——文化,也是一種戰爭武器。

接下來,孫琮談到他遊覽那座玉石砌成的大理王都羊苴咩城,他談到當他走上大理石鋪成的玉石大道時趙興所說地話——從此以後,它是我大宋的夢幻之城。

孫琮在文章中將那座玉石打造的夢幻之城描述的非常美好,此後,大宋的旅遊業正式誕生。趙興修好寬廣的馬路後。有了旅遊業誕生的基礎,許多文人士子慕名趕往廣州。在廣州或乘坐馬車,或乘坐水上交通船,趕往象林郡親身感受那座夢幻之城地美麗。

趙興所辦的第一期海事新聞報,除了戰報與孫琮遊記外,還有一份“百將譜”,裡面刊登了大理戰事有功的一百名大將,這些大將還用“鐵線畫法”——也就是漫畫地線條勾勒法,描繪出將領的頭像,詳細介紹這些將領的籍貫與功績,這些大將中,有超過七成的屬於廣西夷人,這一下子,掀起了廣西夷人的從軍熱,新歸屬的象林郡少數民族也跟風作案,他們哭著喊著要求加入廣東服妖軍……

趙興辦這份報紙是為了開啟國民眼界的,除了國內的事情,也刊登了當今西方最流行的話題——羅德島銅像之謎。

在公元前,希臘地羅德島製作了一座高三十三米地銅像,現在,人們就對傳說中的羅德島神像外形作出這樣地推測:巨像右手舉著投槍,左手按著長劍,柱腳是很高的圓柱,四周環繞著起伏的海浪。傳說中巨像的胯下能進出輪船。製作它的人哈列塔斯曾經聲稱:“給了世界第二個太陽”。

然而,羅德島巨大銅像只矗立了50餘年就慘遭不測。在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26年(秦王政、始皇帝登基前五年至六年),羅德島連續發生毀滅性的大地震,島上的城市建築遭到嚴重破壞。太陽神像也從它最不牢固的地方——膝蓋處斷裂開了,倒塌在地,只留下臺座和兩條小腿。

此後,埃及法老托勒密三世向羅德島人伸出了援助的雙手,準備提供一筆鉅額款項幫助羅德島人修復太陽神巨像,但羅德人謝絕了托勒密三世的好意。

神像巨大的身軀橫在地上,任憑風吹雨打,秋去春來。約900年後,即公元653年,阿拉伯人侵入羅德島,發現了躺在地上的巨像殘骸,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殘骸運送到敘利亞,賣給了一位商人。據說那個商人用了880頭駱駝才把殘骸運完,以後巨像就不知去向。又有人說,巨像倒塌不久後就被人盜走,但賊船在海上遇風暴沉沒,銅像埋在深深的海底。銅像究竟去了哪裡?恐怕是無從知曉的了。

羅德島的太陽神巨像已不復存在,但有關這個神奇雕像的傳說和猜測卻經久不衰。最先挑起這個話題的是位於義大利的“世界第一大學”。他們聲稱:羅德島巨像高達33米,按力學原理,巨像兩腳間間隔最多隻有10米寬,而這樣的跨度,稍具規模的船隻進出都有困難;若是這種姿勢,巨像的整體格局就會失去平衡。

對羅德島巨像的討論,意味著文藝復興時代的正式開始,而隨著對羅德島巨像的物理學研究,稍後不久催生了哥白尼。世界歷史學家認為,從這一年開始,地球進入了“物理時代”。

《海事新聞報》在這篇報道之後,加了一個編者案,詢問大家:“為什麼說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