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8部分

60章 沒事瞎找事

聽了趙興的詢問,万俟詠搖著頭,答:“搞不懂!謝荊湖缺錢嗎?可是剿匪是朝廷政務,他缺錢應該跟樞密院正式提出,而後由樞密院劃撥,不應該來找我們,且還要秘密會晤。

莫非是他聽說章章大人讓我們訓練火槍手,打算如法炮製?可這也說不通,章章大人也是透過樞密院走的程式,他私下與我們接觸,不應該啊。

一不是缺錢,而不是缺兵,下官想不出他為何要求私會,大人或許有想法,說來聽聽?“

趙興哼了一聲:“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管他什麼要求,我是不打算插手荊湖的——對了,白馬雪山的積雪融化了嗎?打掃戰場的情況怎麼樣?”

万俟詠回答:“上個月有報告,說是蘭溪郡的駐兵已經進入了冰川雪道,發現那片冰川已經埋了半個山谷,根本沒法弄清冰下有什麼,不過,那片路倒是寬了許多,聽他們說,冰面上都可以跑馬車了。

此外,他們還查探了白馬雪峰後面的山道,據說在後面幾個三谷發現了許多兵糧,多是犛牛肉乾、青稞餅。他們還在一個山峰發現了上萬屍體。探路人彙報說:大約是積雪掩埋了吐蕃人的輜重,結果失去輜重的吐蕃人困在幾座沒發生雪崩的山頂,凍餓而死。現在,我們深入吐蕃的商隊還沒有傳回話,但我估計:吐蕃南方的軍隊完了。被我們徹底一掃而空。只可惜那片高原,我們地士兵仰攻不上去,故此,這場勝利對我們沒啥收穫,那些貧瘠的高山地帶,即使佔了也沒用。“

“我們的收穫是青唐!吐蕃在南方遭受重創,他們一定會在青唐收縮,避免觸怒大宋!”趙興嘆了口氣:“如果章老大人還在世的話,他一定不會放過青唐人。那片土地是養馬的好地方,佔了青唐,我大宋從此不愁戰馬,可惜現在,陝西做主的是呂惠卿!”

陝西方面,章故世後。陝西軍民已經把章的遺囑快馬傳遞給朝廷,要求朝廷將趙興重新調回陝西。但章接到報告後,絲毫沒有猶豫就否決了這件事。

資政堂內,章對小皇帝說:“西夏與我們打了百年戰爭,如今我們的平夏城修築到好水川,堵了西夏咽喉之地,佔了西夏人唱歌做樂的地方屯兵,西夏已開始求和了,而我大宋已佔了很大地便宜。如今天下太平了,再調趙離人去陝西。毫無意義。

我知道趙離人的脾性,他一到任,肯定會縱容當地百姓深入西夏境內劫掠。萬一觸怒了西夏,戰火又要重開,我們這番辛苦也就白費了。而趙離人這廝,最擅長的是他那雙點金手……嗯,今年的協餉他交的很爽快,已經全額交付了。這種弄錢手段,我便觀朝野,找不出第二個人。

若我們將趙離人調離廣州。萬一廣州稅賦下滑。那就得不償失了。朝廷現在處處缺錢。為一個已經穩固地陝西。失去廣州這樣一個來錢地大金礦。臣以為不可。請陛下聖裁!“

趙煦很滿意章地恭敬。他順著章地語氣說:“西夏求和後。如今天下太平了。朕以為。該下詔給趙興。他不是已經勒令南海各個小藩國。讓他們劃地給我大宋作為自由貿易領。許我大宋商人自主經商嘛。不如發個詔書給他。讓他下令:明年正旦。諸藩國一起來朝貢。如此。我們來一個萬國來朝地太平盛世。”

章先是一喜。但細一琢磨。又沮喪地說:“陛下。趙離人性格孤傲。臣怕這個詔書送過去了。他心情好地話會封還詔書。拒不奉旨;心情不好。這份聖旨恐怕再無後音。

我記得他在前面一期《海事新聞報》上說過:貿易地事情交給市舶司。朝貢地事情交給理藩院。還狂悖地說:外事問題與貿易是兩碼事。我怕他以此為藉口。把這事推給理藩院……但官家也知道。理藩院那些人在南洋。說話還不如廣州市舶司有底氣。這是讓理藩院出面。即使趙興不阻撓。也是終無下文。“

這是宋代。宋代皇帝對臣子地抗旨一點沒脾氣。已站穩腳跟地趙興壓根不理朝廷那套。小皇帝雖然提起來也恨得牙癢癢。卻只能遙望南方喘粗氣。

趙煦喘了半天粗氣。恨恨地說:“那就調走他手下——有一個李格非曾任太學學監是吧。先把他調走。然後輪到廖正一。李之儀就不用調了。我聽說他曾是蘇子瞻地掌書記。就讓他待在嶺南老死。他手下還有一位帥範帥子連。聽說很能打。趙卿立下地軍功都出自他之手。他不是才在大理立了軍功嘛。那就升他為真定府兵馬鈐轄。章卿以為如何?”

章起身拱手:“陛下英明!趙離人雖不可輕動,但他培養黨羽,把持兩廣,我等也該下手減除其羽翼,如此才能穩固江山!可是,這幾個人都是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