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人說,再來一次,他有把握這次不會零分,大人笑著讓他再來一次。
當第二回合開始,敵人最初的核彈出現後,那小孩將所有核彈齊射,以為這樣一定最少命中敵人最初的兩發核彈,那就不會零分了。
結果,遊戲裡的世界毀滅了,電腦負荷不了所有飛彈發射的動作而故障。
※※※
為什麼要說這件事呢?
大人對各種事物的理解較深,受到規則的束縛也較多,所以他們不會做出非常規的舉動,不容易犯錯。
小孩則沒有那麼多的限制,所以經常會出現天馬行空,不按大人思維的行動,容易犯錯,但是也容易創造。
可是通常做為創造材料的知識越多,規則的束縛也越多。
因為當你的能力越強,力量越大,你就越不能犯錯。
如果拿真正核彈按鈕的人心智和那孩子差不多會如何?
我有時看到網上的某些作品時,會想起那小孩。
擁有強大力量的人更需要約束自己,要不然就會出亂子。
※※※
不過創作時還是有一點不一樣,可以使用的材料多多益善,但不要被規則限制得死死的,應該大膽地去思考其他可能性,那樣才能開發出材料的新用法。
只是很遺憾,我看網路上許多的作品,都是拼湊材料做出來的東西,因為他們沒有好好消化吸收,結果拼湊的痕跡太明顯,看起來就是畸形怪物,連創意也好不到哪裡去。
我已經被自己的規則常識限制影響,所以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創造,沒辦法攀上高峰,但是還是很期待有人能融合各種材料,創造真正的精品。
※※※
武器這種東西的作用不是隻有攻擊防衛,嚇阻牽制也是武器的功能,自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很多武器從沒被使用於實戰,但他們都發揮了嚇阻牽制的功能。
所以我認為要是真有可以攻擊的魔法,自然應該有用於嚇阻牽制及反制的方法,才會寫這種情節,不過做幾十根避雷針來當結界的部份,想起來還是有點可笑。
西方中世紀的箭主要分為殺傷輕步兵和馬匹的鉤形箭(鉤狀箭頭不好拔出來,傷害較大)和錐形箭(尖細箭頭容易貫穿盔甲,常沾一點蜂蠟增加黏性,以防射中盔甲斜面時滑掉)。
至於破魔箭,本來是寫成附加魔力的箭,後來才改用類似現代戰車炮的脫殼翼穩穿甲彈的設計,而且只能用一次又昂貴得很少人用得起,要不然對付魔法師太簡單,這個兵種就該退出軍隊了。
至於寫鐵器會妨礙魔力使用,是因為一直以來看到的魔法師都不穿盔甲,我認為用體質太弱解釋是說不通。
虛弱到連穿上鎖子甲或胸甲戰鬥都沒辦法,這也太離譜了,他們難道體力比小孩還差嗎?還是他們有把握絕對不會發生近接戰鬥?所以我才會有鐵器妨礙施法的設定。
至於這一章主角完全沒出現,是因為這個階段他對這場戰爭沒什麼影響,就像一群戰士中的一個,所以就不用去特別描寫。
*****************************************************************************
第三十九章
“終於要開始了!”負責指揮晨星右翼一箇中隊弓兵的康波特,按著自己的箭袋,看著緩緩前進的敵軍重步兵說道。
“弓箭手配合稍後的魔法攻擊,使用錐形箭,把握正確時機攻擊敵人重步兵。”團長那邊傳來了指示。
對手用塔盾緊密地防護著隊伍前方和上方,即使是穿甲用的錐形箭,就算能射穿盾牌也會威力大減,這種情況下胡亂放箭只是浪費箭矢,根本傷不多少人。
當西哈克軍的前鋒逐漸接近傭兵的陣列時,他們頭上的雲層接連地落下三道電擊,挾帶著巨大聲響的攻擊,讓正在前進計程車兵們被震懾住而停下了腳步。
但是落雷攻擊卻完全沒產生任何實質的殺傷力,兩道雷擊被之前由魔導士製造出來的針塔吸收,另一道則落在範圍之外。
認為傭兵的計謀已經被己方破解後,橄欖石聯隊計程車氣都變得振奮起來,再度跨步向前的重步兵,行進速度變得比之前更快。
但是魔法攻擊並不是這樣就結束,傭兵團的魔法師隨即發動了第二波的攻擊,
雲層中的水氣凝結成冰箭,藉由風系魔法的推送加速,兇猛地往下疾刺。
“放箭!”不需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