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逃向營口的退路。國民黨軍新六軍新編二十二師六十五團迎頭撞上的,是與他們番號一致的八縱二十二師六十五團。兩個六十五團遭遇在一個名叫趙家窩棚的地方,八縱六十五團在副團長蔚彰的指揮下,堅守陣地達十二個小時,三營副營長趙存志犧牲,一營副營長肖悅榮身負重傷。一連副連長蔣林布率領一排與敵人展開肉搏戰,蔣林布在刺死一個敵人的同時,被敵人的刺刀刺中頭部,他在倒下的那個瞬間拉響了手榴彈,與包圍他的敵人同歸於盡。陣地上的一排最後除三名戰士外全部傷亡。數十年之後,八縱六十五團的十四名戰士,依舊被記憶在當年的縱隊司令員段蘇權的心中:黃召化、劉淳夫、劉海洲、邵才、徐志遠、楊寶珍、楊震寬、周被清、賈貴、張彬、馮鴻奎、王勤祿、張得順、周玉遲——他們都在陣地上拼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
獨立第二師的主動攻擊和八縱付出的重大傷亡,無意間造成了戰場態勢的一系列重大變化,使東北野戰軍圍殲廖耀湘兵團的戰役出現重要轉機,同時也彌補了*在戰役部署上的一個重大疏漏:
首先,獨立第二師義無反顧的攻擊,給國民黨軍第四十九軍軍長鄭庭笈造成一個致命的錯覺。在受到攻擊的那一瞬間,從猛烈程度上判斷,鄭庭笈不但認為自己遇到了*的主力部隊,而且認為這些部隊早就等在這裡準備將他吃掉。同時,他得出了撤往營口的路已被*封死的判斷。當遇到的攻擊被他誇大數倍之後,鄭軍長沒有向廖耀湘報告,而是直接向瀋陽的衛立煌請示,他的描述嚴重影響了衛立煌的判斷,促使衛立煌徹底放棄了從海路撤退的計劃。
其次,鄭庭笈的判斷也嚴重攪亂了本來比衛立煌清醒得多的廖耀湘的思路。廖耀湘從一開始就不贊成從錦州方向撤退,他認定走營口海路是唯一可靠的撤退方式。當錦州攻堅戰還在進行的時候,廖耀湘的主張是否能被實施,就已成為毛澤東的巨大擔心。即使在黑山地區的突擊被阻之後,廖耀湘依舊有率領整個兵團向營口撤退的機會,因為東北野戰軍的合圍還沒有形成,第四十九軍的突擊進度已證明跑出去的機會是存在的。但是,當廖耀湘得知鄭庭笈遭遇“*主力的猛烈阻擊”而無法前進的時候,他也作出了“營口之路已經被截斷”的判斷,並由此開始在原地舉棋不定、徘徊不前。廖耀湘的難以決斷,無疑為東北野戰軍最終對他形成合圍提供了寶貴的時間。
再者,基於鄭庭笈的這個判斷,第四十九軍受到攻擊的時候,不但沒有實施正面對攻,按照廖耀湘賦予的任務向營口方向堅決突擊,反而向後退縮了。第四十九軍的這一舉動,引起後面部隊的連鎖反應,那些本來已經衝到了東北野戰軍合圍圈邊緣的國民黨軍,也開始紛紛往回跑,這一跑,他們就重新跑進*預設的口袋裡去了。
應該說,二十五日晚上,如果鄭庭笈在後續部隊的依託下強行推進,至少他的第四十九軍和跟在後面的新三軍十四師,也許可以避免被東北野戰軍全殲的下場。因為,此時營口已被國民黨軍第五十二軍佔領,毛澤東正在為此焦急不安,並對*的疏漏表示出極大不滿:“你們事先完全不估計到敵人以營口為退路之一,在我們數電指出之後,又根據五十二軍西進的不確實訊息,忽視對營口的控制,致使五十二軍部隊於二十四日佔領營口,是一個不小的失著。”毛澤東的擔心是,一旦廖耀湘開啟通往營口的通道,就等於在付出巨大代價關閉了錦州這扇“大門”,卻讓東北的國民黨軍主力從“側門”溜走了。
第十一章 遼瀋戰役:死亡的開端(25)
二十五日這天,蔣介石再次飛抵瀋陽,他在北陵機場召見了衛立煌,他給衛立煌的指示是:嚴令廖耀湘兵團“按照原定計劃日夜兼程,繼續西進”。所謂“原定計劃”,即向錦州方向推進,進而收復錦州,從陸路撤出東北。此時的蔣介石至少大致知道廖耀湘兵團的處境和危機,但沒人知道他為什麼仍舊讓廖耀湘繼續執行那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計劃。
二十六日,東北野戰軍各縱隊相繼趕到戰場,對廖耀湘兵團的合圍最終封口。
無論是向錦州推進,還是向營口撤退,廖耀湘都沒有機會了。
六縱接到的命令依舊在不斷地更改:二十四日,命令在半拉門一帶修築阻擊陣地;部隊趕到預定地域後,又命令他們向臺安前進;剛剛出發,又接到命令,讓他們轉向大虎山方向。二十六日凌晨,六縱十六師向大虎山以東、北寧線以南地域急行軍,十八師向厲家窩棚和十七戶方向前進。凌晨四時,部隊到達指定地域後,與正向瀋陽撤退的國民黨軍新三軍十四師遭遇,六縱立即在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