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部隊打散了,找不到龍將軍。當時局勢很亂。卑職帶手下百十號弟兄在京師躲了一段時間。聽說兩宮西狩,遂一路追到太原,才與龍將軍會合﹍﹍”
“唔。難怪老夫沒有見過你。”榮祿點點頭,“聽說龍謙有信給我?他為何不來呀?”
“龍將軍回到山東,正趕上抱犢崮匪徒為禍嶧縣一帶,經過幾次激戰,生擒其大頭領陶三及手下主要匪首。基本將陶三所部消滅。龍將軍本來是要親自來的,但魯南局勢不穩,數股響馬放出風來要救出被我部羈押的陶三,龍將軍生怕辜負中堂的希望,親自率領部隊剿匪,委託卑職帶了他的親筆信,將威勝軍右翼整編情況及剿匪情況面奏中堂,聆聽中堂的訓示。”說著,從懷裡將信件取出來雙手呈上。
榮祿開啟信封,見裡面夾了一張銀票,也未吭氣,取出信件仔細看起來,看了一半方才對張管家說,“看座給他。”
龍謙的信很長,字又很醜,榮祿耐著性子一張張的地看過去。總算是瞭解了這支直屬於他的部隊返回魯南的情況了,一切都算好,龍謙不負重託,一舉殲滅抱犢崮並佔領匪巢的情況,有山東地方官的上奏,他已經知道了,這件事讓老佛爺很是高興,誇獎了龍謙實心辦差。但看了信,才知道仗打的很玄,龍謙回師正是時候。不過,總算是將這股巨寇剿滅了。對於威勝軍右翼的整編情況,榮祿其實不是很在意。編制越大越好,因為他是慈禧任命的威勝軍統領。現在關鍵的就是這支部隊的糧餉了。
“你們可曾去濟南見袁世凱嗎?”
“卑職來太原時,順道去了濟南,但沒有見到撫臺大人。”寧時俊原原本本地將他在濟南碰釘子的情況報告了榮祿,沒有任何的添油加醋。
“唔,我曉得了。你住在哪裡?”
寧時俊回答了。
“這樣,你先回去等候,我會派人聯絡你的。”榮祿端起了茶杯,這就是送客了。
“這件古畫是龍將軍獻給中堂的。他說中堂雅好丹青,還望中堂笑納。”
榮祿笑了笑,“是誰的畫作啊?龍謙又是從誰口中聽本官雅好丹青的?”說著伸手接過古畫,張管家過來,幫著解開細繩,展開了畫卷。
“唔,龍謙有心了。”榮祿擺擺手,張管家將畫卷捲起來。算是收下了。
寧時俊走後,榮祿一直在思忖著龍謙的問題。這次龍謙送了重禮,一張萬兩銀票,一副價值不菲的古畫,對於沒有地盤沒有基礎的龍謙,無疑是重禮了。就榮祿的位子,不算貪。但也不是不貪。龍謙送重禮於他,更看重的是龍謙的態度。
本以為龍謙會在安頓妥當後前來行在稟報一切,沒想到其藉口軍務繁忙只是派了人來,雖然禮數還算周全,但總是不比自身前來。袁世凱抵制威勝軍右翼的態度是可以想見的,這也是當初將龍謙派回山東的本意。榮祿默默地盤算了情勢,袁世凱是他的人,也不是他的人。比起龍謙,袁世凱的名望更高,更受朝廷重視。但正因如此,榮祿必須扶持龍謙,必須將威勝軍建立起來﹍﹍但是,核心問題是錢糧,朝廷最缺的就是錢啊。
第二天上朝,商議了成立會議政務處事宜和派醇親王為專使赴德國謝罪事宜後,榮祿照例被慈禧留下,榮祿抓住時機向慈禧稟報了龍謙所部的情況。
“唔,總要有個章程才好。仲華之意如何?”慈禧面無表情。耷拉著眼皮,看不出她的心情如何。
“既然任命龍謙為沂、兗兩州鎮守使,武衛右軍還是撤出兩州為好。龍謙忠於朝廷是沒有問題的,但其部下與袁世凱所部曾有怨恨,奴才擔心處置不當會發生糾紛﹍﹍”榮祿慢吞吞地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成立威勝軍的本意還是多幾支靠得住的軍隊,特別是京畿武力凋零的情況下。但囚居太原的朝廷幾個月來也沒有組建出威勝軍總部和左翼,一切都在籌劃中,既缺錢,復缺人。目前只有收羅的陳宦等武衛中軍數人在為威勝軍總部和左翼奔走。朝廷在局勢粗安後,對於組建新軍的渴望淡了許多。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京師正在進行的和議上了。
“袁世凱主政山東兩年了。也沒剿滅一個抱犢崮﹍﹍倒是人家一去就旗開得勝。龍謙的兵,還是很能打仗的。”
“太后明鑑。奴才也只是擔心而已。最好是給他們劃定地盤﹍﹍”
“劃什麼疆界?龍謙不是沂州兗州鎮守使嗎?讓袁世凱的部隊撤出來就是,那麼大的山東省,幹嘛非要爭魯南幾座山頭?”慈禧抬起眼皮。看著坐在前面不遠處的榮祿。“他的兵一年要多少銀子?”
“按照袁世凱所部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