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3章 素素,我悟了(求月票和訂閱)

《人民的名義》大結局收視率破15。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單集收視率破15,整個華夏可以說已經近16年沒有出現這樣的收視率了,尤其是在如今影片網站迅速發展的時候。

誰特麼還看電視啊??

看電視劇的都是中老年人,而且這些人看的電視劇是什麼呢?

一般都是‘我打死都要給老朱家生個兒子’、‘雖然我老公家爆出軌我婆婆各種折磨我,但我是老王家好兒媳’等這些劇。

相比較而言,很多時候精品劇卻是已經不再上電視臺了。

這些年來,華夏不是沒有好編劇,就像蕭梁,就像方喜,還有編劇協會的很多優秀的編劇,可是他們寫的電視劇要麼在收視率這一塊並不怎麼好,要麼就是去弄網劇了。

隨著精劇的崛起,再加上影片網站在瘋狂的燒錢搶市場份額,所以但凡有點追求的編劇基本上都衝向網劇了。

想一下,有錢又有發展前途,擱你,你也去啊。

這幾乎屬於一個惡性競爭了。

可是電視劇依舊是要強於網劇的,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依舊覺得還是要去電視劇這一塊,然後想要證明自己。

一般來講,哪怕是星城衛視或者其它幾個一線衛視來說,收視率能夠破4就算是成功了,如果破5或者破6的話,那麼就已經是個不錯的小奇蹟了。

想一下,今年星城衛視有多少次撲街的電視劇休說破4了,連破3都難,此處點名一下蘇東的那幾部撲街的電視劇。

說這麼多,其實就是一件事,那就是《人民的名義》這個收視率是破了天了。

在收視率出來之後,業內為之震動。

正在寫任務劇的蕭梁望著這樣的收視率突然嚇了一跳。

餘小樹在電視劇這一塊已經無敵了。

這個無敵指的是他的劇本能力,更指的是他對於市場的把控。

有的編劇是跟風擁抱市場,有的編劇則是主動引領市場。

很顯然餘小樹就是這麼一位。

他一直都是走在市場的前沿,而且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改變市場。

這一點恐怕很多人都做不到。

不。

確切的說在華夏能夠做到的也就只有一把手。

一部正劇,一部反腐劇卻是做到了這個地步。

你說。

這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就在這個時候,蕭梁的辦公室門被推開了,一名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有些著急的說道:“老蕭,你看到了吧,《人民的名義》收視率最後竟然達到了15,這也太誇張和恐怖了吧。”

“所以,你想說什麼??”

蕭梁有些好笑的望著寧海。

寧海,是蕭梁這家公司的總經理。

兩個人不僅僅是合夥的關係,同時也是十幾年的好友。

所以有什麼事情自然都是商量著來。

這兩年,蕭梁倒是跟寧海說過,那就是他準備同樣寫一些正劇的劇本了。

目前來看,這個市場還是挺大的。

不過暫時還沒有實行。

蕭梁並不是餘小樹,餘小樹有外掛,所以餘小樹可以一年寫多個劇本,可是蕭梁不行。

蕭梁一年最多兩個本子到極限了。

當然了,蕭梁有一點跟餘小樹差不多,那就是他同樣在公司養了幾個編劇,這些編劇往往都是寫蕭梁的大綱。

這點,倒是很正常。

否則這家公司如果僅僅只靠著蕭梁的兩個劇本,那麼不得餓死啊。

“我的意思是什麼你還不知道嗎??”

寧海有些激動的說道:“老蕭,從《掃黑風暴》到《人民的名義》可以看得出來這種正劇逐漸的抬頭,而且現在市場的正劇還比較的少,你之前不一直說要寫正劇嘛,現在正是好時候,我知道你要先寫那部抗日劇,不過問題不大,你可以寫兩個大綱,然後讓咱們公司的簽約編劇來寫嘛,回頭你自己盯著一些就行了。”

“老寧,你先別激動,你以為這個時候跟風《人民的名義》是好事嗎???”

蕭梁有些無奈的問道。

“廢話,當然是好事啊,現在趁著正劇還比較的少,那麼我們自然而可以搶下熱度了。”

寧海這個時候沒好氣的說道:“怎麼?你以為我們不應該跟風??”

“當然不應該跟風了,你見過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