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部分

入後世技術投資的辦法。

隨即給眾人說道:“你們為什麼不支援哪些準備研究某種有用的技術,卻還沒有發明出來的人呢?他們都沒有研究經費,要是你們支援他們研究,若是研究出來之後你們又優先買或者租用專利的權利,豈不是很好。”

所謂商人,都是人精,很快就像明白了其中利弊,問道:“要是我們投入了錢,結果那個技術一直沒有研究出來呢?”

方天定笑眯眯道:“商之一途,本來就有贏有虧,你難道想只賺不賠,那我建議你販賣私鹽吧。”

那商人嚇得滿頭大汗,直呼不敢。

的確,這倒是一個辦法。

隨即,方天定將一些需要大量經費在學院又得不到支援的學生介紹給了富商們認識,其中很多人都急切想要得到支援。

其中創意千奇百怪,有人竟然想要做出用發條支援動力的各種小型玩具。方天定當時就滿腦門子黑線,你丫太不務正業了。

不過話說回來,科技的作用就是為人服務,做玩具,當然也是其中的一種,畢竟每個人都有童年。

這個人的想法說了出來就有商人嗤笑他,說他發明這個有什麼用。

馬上就有一個商人迅速和這個學子確定了簽約,然後才對最初嗤笑他的那個商人說:“等你家小兒子吵著鬧著要買這個玩……玩具的時候,我買個別人買十文,賣給你賣一貫。”

那商人才想起,自己小兒子平時看見賣糖葫蘆賣糖人撥浪鼓的那些東西時的興奮勁兒,加上可以批次化生產,那恐怕又是賺大錢的機會。

用發條讓一個玩具動起來,很簡單,根本沒什麼,而這個學子研究的是如何讓這些玩具可以批次化生產。

想一想,可以滿地跑的木頭小狗,鐵皮小馬兒,那對小孩兒是什麼樣的吸引力?

還有一個人的提議得到了方天定本人的注意。這個學子想研究可以批次化生產的蠟燭配方。

方天定只想說他不如跟著去研究提煉原油,一切迎刃而解。

但是,方天定還記得其他的配方,一如蜂蠟什麼的,說不定真的能造出可以批次化生產的蠟燭,那樣的話,油燈恐怕就過時了。(用過油燈的人都知道油燈光很暗,那些電視裡的很亮的油燈燈籠,絕對一晚上要加數次遊)

不管怎樣,這些學子都想到了從人們需要的角度發明東西,而不是戰爭。

雖然方天定有些失望,卻更是欣慰。畢竟自己教的是學生,不是士兵。

第二十一章 方齊

1124年魏國的科技已經步入了正軌。因為沿襲唐制所以宋國的科考是一年一次,而方天定將其改成了兩年一次,但是由於1123年魏國建國,所以增加了一次恩科。

1124年三月,舉行了一次科舉,這次科舉才是正常輪轉時的科舉。

由於方天定很注意保護山林,但是由於大量各種材料開採,所以方天定將福州地區開拓出很多荒野。整個魏國山東福建江浙一共多出了十三州四十七縣。所以這一次恩科招收進士的人數提升了將近一倍,並且特殊賜予了多出來的五十人一個名字,叫做恩典進士。

意思是其本來不能做進士,但是由於缺少父母官,王上恩賜的進士。

這一次考試,術科學院發放的一千榜單之中有將近九百人加入學院。

也就是說除去重名的進士一百人,剩下的人基本都加入了術科學院。

1123年術科學院爆發出的異彩舉國矚目。不說其他,單單一項批次化生產鋼材,就足以抵得上一次科考所有進士的作用。

要知道先進生產力意味著先進的戰鬥力,都是鋼刀的魏軍和都是鐵刀鐵槍的宋軍打起來,優勢還不易見麼?

值得一提的是,1123年末,方天定上書方臘,讓其將商業稅與農業稅分開,農業稅依舊三十稅一,商業稅改為定額制度,年入一千貫以內,上稅二十分之一,超過一千不足一萬的部分,上稅十分之一,超過一萬貫,不足十萬貫的部分,上稅五分之一,超過十萬貫不足百萬貫的部分上稅十分之三。

以前稅收都是定的十稅一或者三十稅一。但是由於新科技的加入,商業方面發生了爆發性的繁榮。這麼低的稅率已經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了。

若是魏國三分之二及以上的部分全部不再朝廷手中,那麼魏國根基就有動搖的可能。

事實上,由於這些工廠中,很多都是由朝廷公辦的,屬於王族方傢俬人產業,所以朝廷佔有全國的財富其實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