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開會議事和晉升佛爺的場所。

八角亭最初建於公元1701年,原來是景真勐級總佛寺內的一個重要建築,由該佛寺的高僧建造,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八角亭造型玲瓏華麗、別具一格,通高20米,底部直徑10米,亭基高5米,是我國小乘佛教建築中的一件精品。

亭子為磚木結構,呈八角形,由座、身、簷、面、頂五個部分組成。基座為折角亞字形,亭身有三十一面、三十二個角。八角亭的偏廈從下到上逐層收縮,樣子十分美觀。其屋面上都覆蓋著富有光澤的琉璃瓦,屋脊上還安置著傣族人精心製作的陶質卷草花卉、寶塔,八個角頂上飾有金鳥、鳳凰陶塑,邊沿掛有銅鈴,亭冠有一把金屬製作的傘蓋。

八角亭的東西南北四面各開有門,東邊的正門呈拱形,上方設有卷龕,供奉著一尊銅質佛像。兩扇厚重的紅椿板大門上,分別雕刻著傣式太陽花和雙龍絞尾圖案。正門前有一木梯與石階相連,兩側各立著一條神龍和一頭雄獅,神龍搖頭擺尾,雄獅張牙舞爪,栩栩如生。在亭室內有二十四面牆,牆壁內外印有各種金銀粉漏版金水圖案。亭頂為呈錐形攢尖頂式的多層屋簷,12根長10米的橫樑撐起十層別緻的八角形樓閣,且面上鋪有平瓦。

景真八角亭自建立以來歷經滄桑,但在傣族人民的精心保護下,最終完好地儲存了下來。現在,它已經成為境內外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各族群眾心目中的瑰寶,並於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馬 家 大 院

馬家大院位於昆明老城區景星街小銀櫃巷137號,原是護國軍*、滇軍名將洱源人馬珍的宅院。大院始建於1923年,整個建築坐北朝南,建築面積為1100平方米,兩層木樓房相通,中間有一個大的青石板天井,屋角還有四個小天井,這就組成了典型的“四合五天井”白族民居經典建築,居住環境很清幽。

步入馬家大院,就能看到大院內色彩紛呈的青瓦白牆和硃紅門窗。整座大院是兩層土木結構四合院,中間的大天井和四角的小天井組合成了傳統的“四合五天井”樣式。上樓有三座木梯,從任何一個木梯上樓都可通到所有的房間。每間房門都是六扇,俗稱“六合同春”門,而這種木樓的結構則被稱為“人馬串過樓”。大院在建成之初是一個傳統四合院形式,於20世紀30年代末擴建時改造成了白族的“三坊一照壁”風格。大院東側為打通的廳堂,建有一個照壁。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三章 歷史印痕(4)

馬家大院外觀有精工雕鑿的福壽康寧、五福臨門、牡丹朝陽、二龍戲珠和琴棋書畫等民俗圖案;柱頭和介面都雕有金瓜、葫蘆等造型。大院北面的正房樓上是一個佛堂,裡面供奉著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和福祿壽三星;樓下的一間房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南面的二樓是客廳,掛有袁嘉穀、陳榮昌等名家的字畫。大院建成時還有一個廣植桑樹、刺柏、元柏、紫荊等大樹和各色花草的後花園,並鑿有一個小小的水塘。逢年過節時,馬家就在花園大宴賓客,但是現在花園已不復存在了。

馬家大院在建築結構上很獨特,它承重結構的立柱和梁穿鬥相互連線,形成互為依託的框架,梁坊、立柱、穿坊斗拱又結合為一個穩固的整體。在建築的圍護方面,採用了土基鑲牆,屋面用嵌泥座漿的筒板瓦屋面,這樣就可以避免屋瓦脫落,防止風沙入侵。

由於建築精細、選料認真,大院建成至今雖經80多年的風雨,卻依然儲存完好。大院生動地體現了中原建築文化與雲南少數民族建築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既保留了傳統意義上的老四合院,又融入了獨具白族特色的典型民居的建築風格,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2001年,在聯合國亞太文化遺產評選中,亞太地區有40多個國家申報了約500個參評專案,昆明馬家大院順利入圍。

五、茶 馬 古 道

“茶馬古道”是雲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起源於古代的“茶馬互市”。茶馬互市是我國西南歷史上漢藏民族間一種傳統的以茶易馬或以馬換茶的貿易。人們在用四川和雲南的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時,以馬幫來進行運輸,他們所走的路線就被後人稱為“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不僅連線川、滇、藏三地,還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更遠處甚至抵達西亞、西非紅海岸。根據考古和歷史文獻資料記載:早在漢唐時期,西南就出現了馬幫運茶的古道。兩宋時期,滇、藏、川的茶馬互市交易頻繁。明清時期,茶馬互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