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之內,表面上僅僅帶著1千戚家軍,與衛覬等人一併假扮成衛的親衛軍,往楊縣行去。
在攻擊平棘縣的戰爭中,楊縣一直作為衛家的後勤存在,前方正將敵人四面圍攻,後方自然沒有任何的危機意識。所以衛抵達楊縣時,由於守城將領認識衛,所以沒做任何檢查,就放他們一行進城。
甚至,一千戚家軍在衛的帶領下開進縣衙都沒有人過問。
而進入縣衙之後,衛示意城內的幾個重要首領都在,葉騰就毫不猶豫地發動攻擊,不費一兵一卒,就以一千戚家軍控制了整座縣衙。然後衛覬、葉騰主動顯露身份,將衛家塢堡、平棘縣發生的事,坦言相告。
由於楊縣之內,基本都是衛家勢力,在衛覬等人的勸告、命令下,所有高層全部投降。葉騰當場宣佈楊縣的縣令、縣丞、縣尉之職維持不變,表面上楊縣依然接受冀州州牧府的命令。
當然,韓馥已經被葉騰提前幹掉了,下一任的冀州牧還不知道是誰呢。
緊接著,在衛的命令下,所有衛家援軍,以及部分楊縣城衛軍出城開往平棘縣。為免意外,事先並未告知他們真相,準備將他們開入平棘縣城,再予以逼降。
在各方的親密配合下,一切順利。僅僅用了不到三天時間,楊縣軍民的投降事宜,一切辦妥。葉騰還抽空將楊縣原來為衛家軍準備的堆積如山的糧草、裝備、物資等,全部收入空間之內。
一切搞定,葉騰將眼光投向北邊的靈壽縣!
第三四一章 噩耗
在衛家投降葉騰之際,黑山軍敗退的訊息,終於傳到上曲陽袁紹的耳中。
“顏良那邊還沒有進展嗎?”袁紹臉上的不愉之色明顯。這麼多天了,靈壽城未能攻下,收穫的僅僅是連綿不斷的催要援兵、催要器械、以及海量的傷亡數字。
袁紹彷彿看到,靈壽縣城正化為一隻巨獸,張開血盆大口,將袁家的將士、糧草、器械不斷吞噬進去,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吃飽。
郭圖身為三流的軍師、二流的政客、一流的弄臣,自然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而不惹主公不快,此時瞟了許攸一眼,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還沒有,不過顏將軍今天中午送抵的訊息,說是不出三天,定能攻破靈壽!”
“這種話,顏良說的還少嗎,你真相信?大言炎炎,難道這就是我袁家第一大將應有的表現?”海量的陣亡資料,換不來一場勝利,甚至形勢還在向對己方更加不利的方向發展,袁紹的不滿已經堆積到相當火候了,臣子們自然動輒得咎。
此時,包括袁紹在內的幾乎所有袁家決策高層,都感覺此戰彷彿中了葉騰之計,但誰也沒有將這句話明說。
大家都是要面子的,堂堂四世三公的袁家盟主,加上這麼多才智之士,竟遭到一個小小異人的成功算計,將如何面對天下悠悠之口?所以無論如何,此事不能擺在桌面上明說。
這也更加深了袁紹要攻破靈壽的執念!如果說,出兵之初,是為了攻佔常山國,那麼,隨著黑山軍的潰退,袁紹已經不抱此唸了,接下去的戰爭,更多的是為了能夠體面收場。
哪怕僅僅是攻破靈壽,再撤退也行啊!
否則,出兵數百萬,一戰未勝、一城未破,豈不讓他這個討董盟主淪為天下笑柄?!
不過,既然已經想到,常山國之戰很可能是葉騰佈置的陷阱,無論建議袁紹增兵前線,或者乾脆撤軍,都不是謀士該有的明智選擇。增兵前線,很可能徒增傷亡;撤軍認輸,主公的面子往哪裡擺?替死鬼從哪裡找?
所以,許攸、郭圖等俱皆一言不發。
袁紹看看坐中文武,心內不禁一聲嘆息,揮手讓他們離去。
當此情景,只能繼續等待下去,但願顏良的此次諾言,能夠變成現實。
葉騰知道,只要黑山軍崩潰、衛家軍投降的訊息雙雙傳到袁紹的耳中,袁紹就絕不會將戰事繼續拖下去。那時,袁家軍只有兩個選擇:全軍撤退,或者先全力一擊再全軍撤退。
所以,平棘縣事畢,他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高階特殊兵種收入空間,然後回元氏與趙雲匯合,並再次將1萬漢軍鐵騎、1萬戚家軍收入空間中,然後馬不停蹄地趕赴渤海。
三天後,葉騰攻破渤海郡治浮陽城外東面百餘里處的袁家塢堡,所有袁家血脈男子,以及高忠誠度的管家、家丁全部誅殺,投降的私軍、袁家女眷、生活職業人才、塢堡之中的錢糧、物資、戰馬、以及己方部隊全部收入空間,其餘普通佃戶、百姓等,皆就地放棄,不予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