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也會顯現出來。
這麼多人裡頭只有李元嬰直接寫信罵他對太子不好、不疼愛太子。
太子是用來疼愛的嗎?
李二陛下把李元嬰的信扔到案上,覺得這小子簡直無法無天,居然敢指著他鼻子罵!
李二陛下正氣悶著,又有人來報說魏徵求見。李二陛下一聽,覺得就是魏徵把李元嬰教成這樣的,好教不教,居然把罵人的愛好教給李元嬰,這算什麼事!
氣歸氣,李二陛下還是讓人把魏徵宣進來,聽魏徵噴了一通最近的問題。等魏徵噴夠了,李二陛下才幽幽地看著他,說道:“魏卿,你這孫女婿寫起信來和你一脈相承,這天底下敢這麼罵朕的人怕是隻有你們倆了。”
魏徵聽了,認為李二陛下說得不對,他和李元嬰罵起人來還是有區別的。主要體現在他比較客觀,李元嬰肯定偏主觀,兩者相差忒遠了,怎麼能混為一談?魏徵認真地糾正李二陛下的錯誤觀點,堅決不承認李元嬰是他教的,他有時都被李元嬰鬧得頭疼,這鍋他不背!
李二陛下被魏徵繞了半天,深深後悔自己拿這事找魏徵茬,論講道理他從來沒贏過魏徵。下次還是別為難自己了!
李二陛下客客氣氣地應付完魏徵,更氣了,馬上給李元嬰回了封信,還李元嬰一頓臭罵。
罵完人,李二陛下這些天鬱結在心頭的悶氣也散了大半。
這法子不錯,下次可以早點用。
作者有話要說:
李二陛下:罵人原來這麼解壓!
207、第 207 章
李二陛下寫好信讓人送去滕州; 就聽人說李象來求見。對這個皇孫; 李二陛下還是很喜愛的; 聰明可愛的孩子誰不喜歡。他讓人把李象放進來,沒一會就看到一顆小腦袋小心地往裡探; 鬼頭鬼腦的模樣讓李二陛下想起了李元嬰。
李二陛下免不了斥道:“進來就進來; 探頭探腦做什麼?”
李象被李二陛下一訓斥; 心裡暗暗嘀咕:么么害我!說什麼搞事情要先查探查探皇祖父心情好不好; 害他還沒開口就捱罵!
嘀咕歸嘀咕; 李象也不害怕,屁顛屁顛地跑李二陛下身邊坐下。
李二陛下一發問; 他立刻把自己的宏偉計劃洋洋灑灑地給李二陛下講了; 宗室子弟之中年紀適合的都不能放鬆,全送到弘文館來讀書。大家既然是來讀書的,就不能拘著身份高低; 全都一視同仁,誰都不許搞特殊,日後不管想要任文職還是武職; 都得和其他人一起過考核。堂堂李氏兒孫; 從小有最好的讀書場地、有最好的授學夫子; 若是連尋常人家的孩子都比不過,那就別嫌棄食邑少,乖乖混吃等死去。
李二陛下耐心地聽李象說完,接過了李象巴巴地地上前的計劃書,看了眼李象; 說道:“要是你比不過你的兄弟們,你該怎麼辦?”
李象一點都不煩惱:“比不過就加把勁追上他們啊。要是實在追不上,我承認他們比我厲害就是,有厲害的兄弟幫襯著多好!”他兩眼放光,對兄弟們期待很高,“要是他們都很厲害我可就舒坦了,把事情全扔給他們幹,愛去哪玩去哪玩。”
李二陛下:“……”
橫看豎看,都覺得這小子很欠揍,看來還是要少讓他和李元嬰通訊才行。用腳趾頭想李二陛下都知道,這種“叫大家到東宮一起玩”的主意肯定是李元嬰給出的。
李二陛下說道:“你且回去,我看看你的計劃寫得如何。”
李象有這句話就夠了,沒說不行說明有門!活潑可愛李小象又屁顛屁顛跑了。
李二陛下沒直接罵回去,自然是同意了李象的想法,弘文館那麼大,圈一塊來讓皇子公主、宗室子弟們讀書也還行,小一輩多湊在一起玩玩不是壞事。至於他們能不能學到什麼真本領,那得看他們自己想不想學了。
李二陛下還沒看完李象遞上來的計劃,又有人把太子的摺子遞了上來。這父子倆一前一後地給他找事,李二陛下一琢磨,覺得八成又是李元嬰在搗鬼。他擱下李象的計劃,叫人把太子的摺子拿過來。
李承乾這摺子寫得很誠摯,認真檢討了自己的過失,認為自己少了些歷練,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好好提升。接著他又開始寫自己當上太子後的心路歷程,表示自己以前確實有些消極怠工,沒有積極思考該怎麼當個好太子,現在他已經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既然這麼多兄弟回京了,有人在父皇跟前盡孝,他這個太子大可以趁著機會出去走走,走到百姓中去,瞭解百姓的所思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