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震懾了許多夾山各部族,阻止了宋朝與王家影響力向東擴張。
宋九接到前線情報後,也不是很失望,王家力量還是小了一點,朝廷又沒有辦法將力量往北延展,因此向東擴張可能會力不從心。這樣的結局,可能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遼國在用兵党項的同時,又用兵於阻卜。
迅速將幾個反叛部族鎮壓,但可能拘於四面八方在叛亂,宋遼對峙,遼國兵力財力有些力不從心,並沒有阻止阻卜人與宋朝通商。阻卜人很高興,一邊向遼國大獻忠心,一邊繼續與宋朝做生意撈取好處。
但那能有這麼好的事。
沾上了就別想撇清。
宋九接到訊息後,又讓斥候去前線陸續打聽了許多訊息。
然後寫了兩份詳細的奏摺。
首先是豐州,這個豐州不是唐朝的豐州,唐朝的豐州是在西陰山腳下的黃河邊,北河套上。這個豐州是在府州與火山軍的西側,古長城外,若是以未來西夏與遼國的疆域來看,它雖與府州相連,但也能說孤懸於海外。
豐州北邊就是未來遼國的河清軍,金肅軍,東勝州,黃河幾字右上角內外地區,再往上就是遼國的雲內州與夾山、金溪山地區,也就是遼國的所說的西山。
若是在宋九前世這一地區就是從呼和浩特西南到東勝這一片地域。
這裡所居住的最多是韃靼人,但與阻卜等韃靼人因為種族融合,或其他原因,風俗習慣略有些不同,因此又稱為白達旦。他們越往北越多,往南白達旦人數量則是很少。
其次是党項人,往北少,往南多,因此遼國號稱西南征党項,不一定是王家折家與李家,也包括這部分的党項人。
另外還有許多漢人,他們是第三種族。其次是吐谷渾人,少量吐蕃人,或者其他人種。
這裡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下控未來的西夏,以及宋朝的府州與河東,西控陰山,東指西京。
但在遼國與宋朝,西夏三國未鼎立起來之前,大家都忽視了這個地方。雖然這裡名義上是遼國的羈縻地帶,可現在這裡的形勢與巴蜀南面與大理交界的地方很相似,若是大理稍稍北擴,宋朝不會戒意,宋朝稍稍南擴,大理也不會理會,除非對方有雄心一口氣將這個緩衝地帶吃下。
遼國沒有將它放在心上,可趙匡義心中也有忌憚。
哪裡以王家為首。趙匡義擔心會形成新的轄居力量。
在史上,王家最後讓西夏滅掉。
不過沒西夏,一切皆不大好說,宋九也擔心。畢竟不是府州折家,他們離宋境過於遙遠。
然而宋九思考了良久。
國家決策那有百分之百的好處呢,得擇輕重選擇。
與王家可能會形成的危害性相比,宋朝頭號強敵還是遼國。一旦得到燕雲,中原不會有危險了,可以釋放出更多兵力。甚至可以調節,讓遼國與王家發生衝突。控制王家力量的強壯。
因此此時不能顧慮得那麼多。
並不需要朝廷花費多少錢帛,宋九也不想浪費,只是沒人知道西夏未來危害罷了。
一是將羊毛商路向豐州北部擴大,甚至可以透過夾山,將遼國的皮革販運過來。宋朝的出產販運出去,在宋遼僵持狀態下。形成一條走私商路。那麼這個利益紐帶形成。會使各部族漸漸完全倒向宋朝。其次是青鹽,宋朝鹽貴,不是製鹽成本高,而是因為榷鹽,使得鹽價貴。遼國東部也產鹽,這導致了整個河北地區因遼鹽衝擊。只好實施通商法。但這些鹽因為成本無法運向夾山。
因此宋九提議,開通一些道路,改良運輸車輛,使得青鹽幅射到更廣大的地區。因中原戰亂。許多百姓逃向這裡避難,僅向王承美投降的就達到七萬多帳,一帳就是一戶人家,可以想像這裡的百姓數量。
一旦青鹽道擴大,定難四州會受益,王家會受益,夾山各部族會受益,同時還減少了鹽池附近各黨項豪族的怨懟,朝廷所需的僅是起一個推動作用,就能將這一地區與中原緊密聯連在一起。
遼國就會頭痛了,強行征服,各部叛心更重,不征服,他們又不能提供足夠的利益拉攏人心。
阻卜那邊還是如此。
蕭燕燕想清靜無為,對羊毛商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然而若是阻卜將馬匹大肆向宋朝販運呢。
党項馬就是河套馬,高大,爆發力強。阻卜那邊的馬相對要矮小一點,它們就是後來的蒙古馬,可這些馬更能吃苦耐勞,成吉思汗遠征歐洲,用的可不是河套馬,而是清一色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