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之子李宗諤,呂蒙正堂弟呂蒙亨,王明兒子王扶,許仲宣兒子許待問考中進士,成績也不錯。儘管是糊名制度,趙匡義仍說道:“這些都是權貴子弟,他們與平民子弟競考,即便以自己才能得到提撥,百姓也會說朕照顧他們。”
於是全部取消其資格。
聽到這件事後,潘憐兒感到很幸運,還是丈夫做得不錯,兩個孩子全部送到書院裡。
其實這就是給寒門子弟更多的機會。
不能做到所謂的齊人,但至少某種意義上減產了百姓因貧富不均而產生的怨憤。
然而李益這件事意味著什麼,下面的官員在反潮流逆施倒行。從京城權貴的通風報信,上下勾對,到秦州官員的一些不作為,這不是朕的錯,而是宰相的錯。
宋九烏鴉嘴又靈驗了,但不是在軍事上,而是在李昉命運上。
這一件發生了一些類似很不好的事,趙匡義不滿在積累著,等的就是這個時機,趙普進京。(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章 四人幫(上)
崔彥進寫了一封信給宋九。
人人都想上位,宋九呵斥李昉,實際相比於其他人,李昉還算是好的。爬到這個位置上,那個沒有被人坑過,又坑過人?
崔彥進落到霸州去了,還不如大炮崔翰,他更不甘心。
不過他也清楚知道自己犯下的錯誤太嚴重了,不但是失敗,而且是貪生怕死……
一旦武將落得貪生怕死這個名聲,前途堪憂。
因此絞盡腦汁,便有信上這個東東。
宋九開啟看,宋朝在河北佈防,蕭燕燕在幽州也在佈防,以前宋九對蕭燕燕一直很敬佩的,兩國交戰,各為其主,她是遼國的太后,不保護遼國,難道保護宋朝?那怕是她搭京觀,射鬼箭,然而自蕭燕燕對平民百姓下手,印象就惡劣了。然而這是一個十分精明的女人。
宋朝弄出那個鞋子。
遼國人沒作用,失去騎兵優勢,與宋兵比拼溜冰?找死啊。
實際遼國也製造不出來,包括一些伏虜弩,虎炮,因為技術越來越發達,製造工藝也變得複雜,即便得到實物,仿製也不容易了,鑄造工藝有嗎?鍊鋼工藝有嗎?這個小鞋子仿製起來會更困難。
不怕大,就怕小!
這個鞋子讓蕭燕燕苦逼了,她似乎也看出來它的侷限性,必須要冬天寒冷,越冷現在反而對宋兵越有利了,二必須河多湖多,實際所適用地區只有在河北東部與幽州東南部地區。
可這也讓遼國頭痛了。
若是海濱地區問題不嚴重。幾乎都是湖蕩子,蘆葦叢,鹽鹼地。人煙稀少,然而拒馬河南部,以及幽州附近地勢稍稍高爽的地區,卻是遼國第一流的耕種地區。
宋朝一把火,從拒馬河快燒到幽州,百姓離井背鄉,雖然去年採取了措施補救。也嚴重地耽擱了幽州的農業生產。要命的今年宋軍可能還會來,這不是在平原,而是在河流湖泊上。騎兵速度多少會受到牽累,然而宋軍速度卻很快,讓遼國防不勝防。
於是在幽州各個河道上紮下木樁,用此阻擋宋軍。
但這一來。嚴重影響了幽州的漁業。
打到這份上。就是在比拼傷害!
有了蕭燕燕這個佈置,宋軍也沒辦法於冬天進入遼境,然而在今年江河開始漸漸融化之時,崔彥進想出一個大膽的主意。
宋九看後,沉思一會,崔彥進只是一個初步想法,想要實現要更細緻的計劃,以及天氣等因素。但這個想法讓宋九很動心,於是立即回了一封信。讓崔彥進勿得對任何人說出這個想法,送到霸州。再拿著這封信面見趙匡義。
趙匡義看著信,忽然坐不住了,就象吃了十劑興奮劑,在走來走去,道:“可行否?”
“可行……吧,就是可行,想要落實,最少要三四年時間,還要看時機。”
“幽州百姓會怨恨朕了。”
“陛下,若收不回幽州,他們永遠是敵人的民,替敵人耕種,替敵人納稅,替敵人戰鬥,成為岐溝關戰場上撕開臣防線的先鋒。”
“宋九,你變了。”
“非是臣變了,臣還未變,臣更不想死人,那怕是敵人,但必須要死人,臣寧肯死十名敵人的百姓,而不死大宋的一個兵士。”
“唉。”
“唐太宗待吐蕃不可謂不厚也,唐玄宗待安祿山不可不厚也。陛下,你是一國之君,以國為家,而不是以家為家,以族為家,是你的民,那麼不管是誰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