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6部分

唸叨著:

“豆豉,大蒜,蔥白,紫蘇,梔子,薄荷,牛蒡,杏仁。”

“奇怪,這搭配到底有怎樣的內在聯絡?豆豉,在中華食用歷史悠久,是傳統發酵豆製品,古代稱為‘幽菽’,以美食烹飪的角度,漢代有一本《釋飲食》說得好,讚譽豆豉‘能調五味’,古人不但把豆豉用於調味,還能當中藥用……”

第819章:松江鱸魚

直到上場,在1號廚臺裡站定,鏡頭中的夏羽嘴唇開闔,依舊在自言自語的樣子。

“……以中醫藥的角度,豆豉,味甘,性寒。”

“屬寒的藥材,本就能清熱,而‘甘’之味,能解毒。是故豆豉的作用,從中醫藥角度說就是清熱解毒了。”

為什麼單說豆豉?

以夏羽在香料領域的建樹,他認準了,在豆豉、大蒜、蔥白、紫蘇、梔子、薄荷、牛蒡、杏仁這8種材料中,“豆豉”必定是那個被眾星拱月般緊緊圍繞的核心,就如梅爾剋星塵在玄鯨之偽配方中的地位。

這幾天夏羽醉心鑽研,也不是沒有收穫的。

至少,他知道了豆豉配蔥白,能成‘蔥豉湯’,服飲能解傷寒發熱。

配屬性苦寒的山梔子,則能宣洩鬱熱。

而配杏仁呢,先說說杏仁的功效,味苦,能降氣,入肺經,所以許多中醫藥湯將杏仁搭配麻黃、甘草這些藥材,驅散風寒。

豆豉和杏仁搭配……

夏羽雙目微微恍惚了一下,隱隱見到螺旋上升的黑色氣流,還有一道不斷沉積下降的黃色氣流。

以氣的角度論述,黑色氣流是豆豉造成的,杏仁則是黃色氣流。

兩者結合,一升一降。

“奇怪,奇怪!”夏羽搖頭嘆道,“豆豉和另外7種食材,兩兩結合,都可形成藥湯,但是它們這樣組合在一起麼,又顯得雜亂,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一陣突如其來的呼聲,響徹賽館,也打斷了在臺上神神叨叨的少年。

夏羽愕然抬頭,這才發覺半數攝像機鏡頭偏轉焦點,對向評審臺。

再聽聽響徹龍門館的呼聲,這是哪尊神佛大駕光臨了?

不由地抬頭,對1號廚臺不遠處的評審席,投以好奇一瞥,恰好,剛剛登臺的魏清蓮,也對1號廚臺定睛看過來,夏羽和她的目光,就在鏡頭拍攝當中,於半空交匯。

咔嚓!

兩人耳朵似乎都能聽見一聲閃電。

魏清蓮目中帶著點玩味,像是用眼神在隔空喊話這是中華界,可不是東瀛!

這一點玩味,夏羽觀察得清楚,內心竟是啼笑皆非,“這女人還跟我卯上勁了?”

本來麼,他對魏清蓮談不上什麼結樑子。

什麼,龍頭法旨?

早陣子夏羽就把這當成笑話了。

而回國到如今,魏清蓮還算守規矩,沒找他麻煩,夏羽對此很滿意。只不過,這回再碰到魏清蓮,他成了臺上的會獵選手,魏清蓮成了評審,地位有微妙的轉換,她能守規矩嗎?

“她若不守規矩,大不了就結一個樑子。反正老頭子那邊,跟白玉樓高層較勁,我又怎能倖免呢?”對此,夏羽倒是豁達。

咦!

臺上有一名中年人對他擠眉弄眼,夏羽這才注意到。

是李全,李翰的族叔,一位將【爆炎】錘鍊至高深境界的火候專精名廚,同時他也是當初札幌賽事白玉樓團隊的領隊,可見其地位。

第三個不知名的中年男性評審,同樣對1號廚臺的夏羽,緊緊盯看,目中充斥著好奇之色。

“……他就是那位‘歸來的魔王’嗎?”

來自蜀川廚師聯盟的名廚王恭,心中複雜地想。

王恭,川菜大師,同時也是蜀川廚師聯盟中,最為年輕的長老團成員,其人風度翩翩,有才氣,曾有龍廚斷言他的最終廚藝水平不會低於龍級。

“夏氏!”

想到這個年輕一輩的‘魔王’,王恭轉而唸叨夏羽的出身。

夏氏,劉氏。

這兩個姓,是過去十年蜀川民眾茶餘飯後常常提起的。

劉氏當然就是劉昴星帶來的氏族,不過,自劉昴星後,劉氏就如殞落的彗星,靠的是她姐姐劉金玲和飛天大聖朱七結合,將一子過繼到劉氏門下才把這一脈的氣數續住了,否則的話,劉氏早早就消失在中華界歷史當中了。

蜀川民眾為什麼會常提這兩個姓呢?

劉氏不難理解,畢竟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