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密議,決定聯手對付即將壓境的塞外聯軍,然後再瓜分天下。這類結盟在近十多年間是平常不過的事,純粹屬戰略和形勢上的需要。至於其中過程細節,用詞輕重,由子陵和秦王斟酌。事不宜遲,子陵立即起程。〃
寇仲聽得大為興奮,津神回覆過來,點頭道:〃既有五萬兩黃金正在運此途上,子陵離長安去看看是應該的。〃
徐子陵皺眉道:〃你二叔的問題如何處理?〃
宋師道冷哼道:〃此事關乎天下蒼生,沒有人情可言,我會使人知會三叔,爹必會妥善處理,可保他不會再洩機密。〃
寇仲道:〃智叔難道不曉得封德舞是我們的人嗎?〃
宋師道道:〃他遠在嶺南,並不清楚長安的人事關係與形勢變化,更沒想到李淵會找封德舞商量此事,反而避過建成和元古。或者是昨夜的爆炸有功,今李淵對建成生出芥蒂。不過此事也轉移李淵的注意力,再無暇想到懲罰建成。〃
徐子陵起立道:〃事不宜遲,我們立即依計行事。〃
寇仲離開東大寺,心情與今早有天壤雲泥之別。
他已下令查傑停止一切監視合昌隆的行動,待他想清楚應否立即撤離長安。
幸好楊公寶庫的秘密沒有洩漏,否則李世民除擁兵自立於關外,再無其他選擇。可是主動在握的上風優勢,一掃而空,所有本是天衣無縫的部署亂成一團。
眼前還有最頭痛的兩個問題分別是石之軒和香氏的罪惡世家。
前者若知道被騙,反應難測,刺殺趙德言的合作計劃更是休提;難道他們一邊說與唐室停戰共御外敵,一邊卻大鬧皇宮去殺人放火?
至於香貴,既知他們與李淵講和,大有可能離開長安這險地,以策安全。
李淵接到李世民先發制人的信函,會有怎樣的反應?他不想去猜測,只肯定李淵會下嚴令李世民立即回京當面解釋,那將是李世民小命最飄搖難測的時刻。
唉!
事情怎會變成如此。
魏徵年近半百,保養得相當不錯,沒有絲毫老態,腰板出奇地挺,神態軒昂,中等身材,修長的臉孔配上有大耳垂的變耳,兩眼津靈睿智,卻略帶憂鬱,使人感到他是那種不畏權勢,悲天憫人的飽學之士。
寇仲抵達後,尚未有機會說話,沈落雁把他領往書齋與魏徵相見。
寇仲入書齋前脫去面具,與起立相迎的魏徵兩手緊握,四日交投,頗有一切已會於心、如見故友的親切感覺。
在旁的沈落雁道:〃魏大人已清楚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大家可放心說話。〃
寇仲本來最想間李建成對大爆炸的反應,但這心情早不翼而飛,相對李世民面臨生死關頭這問題,其他一切無關痛癢。
魏徵以他沉厚的聲音道:〃少帥確是非常人,只有非常人才能作出非常事,魏徵欽佩至五體投地。〃
接著兩眼轉紅,慘然道:〃實不相瞞,當日是我力勸密公歸順李唐,卻令他落得如此下場,魏徵難辭其咎。〃
寇仲暗忖這才是魏徵不滿李淵的主因,李淵殺李密的一著確是不可原諒的過失。道:
〃我們坐下說。〃
寇仲抱著用人勿疑,疑人勿用之旨,更相信魏徵是忠肝義膽之輩,一股腦兒把情況說出,沒有隱瞞被李淵從王通處得悉他們和李世民間密約的事。
沈落雁色變道:〃這訊息從何而來?〃
寇仲解釋清楚,說出宋師道先發制人之計。
魏徵雙目閃動智慧的光芒,神態沉著的道:〃少帥放心,此制人之計定可生效。因為我從建成太子處知悉,今趟秦王出征劉黑闥前,於一個皇上在內廷主持的只限幾位親信大臣,包括秦王、太子和齊王出席的軍事會議上,皇上普問及如何應付頡刊在北疆集結大軍的辦法。當時秦王提議只要少帥肯暫息干戈,頡利聯軍之危自解。〃
寇仲喜道:〃竟有此事。〃
魏徵道:〃確有其事。太子事後還以此作文章,透過尹德妃向皇上進饞言,指秦王與你們交情仍在,在洛陽之戰故意放走你們。〃
沈落雁道:〃當時皇上有甚麼話說?〃
魏徵答道:〃皇上問秦王,我大唐與少帥軍勢不兩立,少帥軍只會乘機發難,豈肯成人之美。秦王的答覆是他清楚少帥和徐子陵的為人行事,是不會置中土大局不顧、只謀私利的人,所以要說動少帥肯暫息干戈不是沒有可能。〃
寇仲苦笑道:〃此事有利有弊,敝在更堅定李淵認為秦王會出賣家族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