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這些動作設計圖之後,又開始搖頭不以了,這些動作設計雖然一看就是出自內行的人的手,設計非常有講究,但是對招難度卻是實在太大了,招數節奏太過緊湊了,太快,就算是程龍自己都未必能做的出來。
而李小樂這個設計稿雖然是《射鵰》,但是無論是剛猛的“降龍十八掌”還是需要巧勁的打狗棒法,都是設計出了漂亮而真實的格鬥動作,在劉家良的基礎之上,動作的速率卻提升了一倍都不止。
要知道光是這一點差別,對於動作演員來說就天差地別了。
第818章 第818場 喊招的比試
曾智偉看著那些動作設計圖,忍不住小聲嘀咕道:“設計的很有想法,但是很多動作都太漂亮,並且太過緊湊,時間肯定不夠,一個動作沒做完,就跳到了下一個動作,完全沒有老派動作設計的那種嚴絲合縫的細節,恐怕演員很難做的出來……”
“這稿子是有點意思,但是又有點小問題,我總覺得動作有些對不上,”程龍沉吟了一會兒,突然轉頭對李小樂說道:“你設計的這個‘降龍十八掌’的動作,讓我,甄志丹,李聯傑這些人做勉強可以,但是你們這代人恐怕都不行,設計出來也沒意義。”動作設計有想象力不難,難的是在想象力下能讓演員把他做出來的,符合實際搶礦。
“別人不行,但是我行。”李小樂一臉平靜地道。
“你……”程龍又意味深長地打量一番李小樂,看他的身材並不像是從小練武,也知道剛口頭上說是沒意義的,乾脆站起來了,直接沉聲道:‘這樣吧,我們喊喊招吧。”他希望能讓李小樂知難而退,把這個角色讓出來,那麼就再好都不過了。
“好。”李小樂也是興奮地站起來,躍躍欲試,走到了街邊的空地上,程龍也開始拉筋做著各種的準備活動,兩人做完準備活動,同時向東邊一鞠躬,向天問詢武行敬拜的“關老爺”。
“這導演……真的沒幹過武行嗎?”看到這一幕的曾智偉滿臉驚訝,轉頭問已經喝有著迷糊的河智苑,就看河智苑香唇吐著酒氣,已經是喝的有些迷糊了,哼哼地道:“他做什麼武行,在學校裡經常被人欺負,跑都跑不過人家……還武行呢~”
這時候酒樓的眾位tvb的配角小演員與場記們,都注意到了李小樂與程龍問詢關老爺的這個動作,很多人都激動地衝了出來。
“大哥要‘喊招’了~”“大哥喊招真是難得能看到啊。”“大哥加油~!”眾人看著兩人在街邊做著準備運動,不禁都有些熱血沸騰起來。
“什麼是喊招?”人群中不禁有個17,8歲的年輕人不禁有些好奇地問道。
“笨蛋,喊招都不懂,你還當替身……”馬上就有人吐槽瞭解釋道:“喊招就是武行在一套動作對練之前,先把動作套一遍,但是要把兩人的頻率調整到一個速率上,需要非常默契的配合,所有要透過喊的聲音來告訴對方自己的用什麼時機打過去,這樣可以避免誤傷。”
武行表演對打其實並不是真的格鬥,而是一種動作的配合,特別是早期劉家良這種硬橋硬馬更是如此,因為要追求視覺效果上的力度所以出招都會真的發力,雖然有套路,但是時機如果掌握不好,一個配合不好就會誤傷對方。
所以武行在對練的時候,會一邊打一邊喊,比如下一招要打頭,就會喊一聲“頭”,聲音先喊出去,一拳頭才會照著頭出去,給對方準備的機會,在早期老派的香港武俠片中,甚至把這個傳統帶到了拍攝中,所以在打鬥的時候,都會聽到他們邊打邊“哈”“吼”的喊。
對於一般的武行而言,他們通常都是分開喊“頭頂”“左肩”“右膝”,一招一式非常規則,打起來也是一打一頓,這個形態在83版《射鵰》中最為典型。
不過喊招發展都了在後期,隨著格鬥動作越來越快,聲音已經趕不上動作,“喊招”的形態也開始改變了,從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喊,變成了兩個部位一起喊,比如下一個動作與下下個動作分別是“肚子”和“左臉”,在出招之前,就會直接用短促的聲音喊“肚子,左臉。”這樣聲音才跟得上動作。
在以前一招的時間裡,變成兩招,動作速率就快了一倍,這叫做“二段式喊招”,也是現代資深武行常用的,然而,在武行圈子裡公認的,還有6個人的動作速率是能達到超高難度的“3段式喊招”,而程龍就是其中的一個。
所以能看程龍“三段式喊招”對於任何一個替身演員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福氣,圍觀的每個人都顯得很興奮。
程龍與李小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