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天下無雙,但是中國對於國外的文化名片,從來卻都武術,京劇這些其他的表現形式,就是因為詩詞最大的弊病,是有著語言上的天然隔閡,一經過翻譯,就失去了絕大部分的美感與意境……這也似乎詩詞一直在中國文化中最不受到重視的原因。
從來沒有什麼大型詩詞表演能對世界其他國家,甚至是中國自己普羅大眾展示這個至高文化的舞臺,最多就是請一些書法家寫一些書法,讓所有人看不懂的人拍手鼓掌,不懂裝懂……
在這種情況下,詩詞也被所有人認為是最無法被流傳的文化……現在甚至就連中國人自己很多都無法讀懂文言文,快領悟不到那些遠古的悠久的意境了;
而李小樂卻完美的解決了這個難題,他竟然用影像畫面與音樂,完全把蘊於文字上只可意會的意境用最讓人容易感受的方式表現出來,這簡直就是絕頂的高明!
幾位北大的中文系的教授都在邊看邊頻頻點頭著,心情激動萬分,因為李小樂那些構圖與畫面節奏,完全把每句詩詞中的美都展現出來了,這些畫面曾經在他們心目中升起無數次,卻只能在幻想,而現在卻就呈現在自己的眼前,那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幾個老教授都激動抹著眼淚。
可這還遠遠沒有完,隨著人們沉浸在春天的幽淡恬靜中,童子的筆卻又筆鋒一轉,又變成了“明月幾時有,把問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