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隊捕快被送來時,有蓮宗寺女尼隨行,把發生的事情如實相告,等到黎明時分,刑捕們先後轉醒,可他們無一例外,全都記憶模糊,對夜裡的經歷,就只記得:巡邏到肅政臺大門口時,突然趕到一陣徹骨陰冷,再之後就發生什麼便全不記得了。
若是刑捕們醒來,立刻口若懸河起中解經歷反倒不對勁了,他們沒了記憶、啥也不曉得、自己比旁人還要更迷糊才是正常狀況,這一來大薦福寺的和尚們先就信了個十足十。
後面的事情不出所料,今天大薦福寺一開門“豐隆陰hun未散。、
“鬼皇帝三司巡遊,、“兩師太四印衛道,等諸多法就傳了出來,只可惜譚圖子不在京城,否則又會有一部好書問世。
皇帝的鬼hun回來了,這是何等“刺ji,的訊息,比著常春侯當年的大笑苦主像可轟動得多了,不多時便街知巷聞人人議論。
無魚師太離開皇宮,並未直接返回蓮宗庵,而是取道大薦福寺去探望中邪的捕快們,表面看是慈悲為懷掛念份者,可實際裡刑捕們都是龍套,他們身上所有異象,要麼是宋陽的好藥,要麼是他們的演技,又哪用得著關心,她有此一行,乾脆就是去證實傳言都是真的。
不過這次發生的事情老尼姑當街和惡鬼打起來了,未免太離奇了些,傳的人多但信的人少。還是有好事之人,壯起膽子厚起臉皮,跑到蓮宗庵去向另一位當事人、孤石師太求證此事。
出乎意料的,一貫孤僻的孤石師太,這次面對好事者的詢問居然一反常婁,並未甩動大袖冷語斥責,而是淡淡點頭,確認了此事雖然沒能打過那個鬼,可至少她老人家還有資格“動手”這是畢生修持、刻苦修行的證明,這份榮光孤石實在捨不得不要。
點頭的時候,孤石師太臉孔依舊是冷冰冰,不過心裡喜滋滋的……………,忍著,不笑。
大薦福寺的高僧們親口所,煞有介事:無魚師太雖不曾明言,但出宮後腳步匆匆去探望中邪捕快:而最最有分量的是最恨傳言、不僅自己從不去聽也不許弟子信徒去傳“趣聞,的孤石,竟也點頭承認了此事,如此一來,坊間真正轟動了。
以往不管街頭巷尾流傳什麼謠言,大夥都只當就茶水的菜來對待,充其量只是圖個熱鬧、滿足個好奇心,可是這一次,皇城是真格鬧鬼了,與巡遊時的“附體。慘禍不同,現在皇帝陰hun還在,而且據怨鬼兇猛得很,兩位師太聯手都未能降服,這倒難怪,人家活著的時候是萬歲爺,死後變得喪物也會更可怕些。
事情就發生在身邊,誰敢鬼皇帝再出來遊dàng,不會跑到我家院子中來?京城內人心惶惶,一時之間各大寺廟人滿為患,不管平時為人是善是惡,不管以前對和尚是敬是躲,更不管這樣臨時去抱佛腳會不會管用,總要請一尊佛像回來才夠安心。
探望過捕快,無魚師太留在大薦福寺,找到主持方丈交談一陣,不久方丈傳出兩道法旨,一是派出大批僧人,去請京中大寺廟主持來此間商討祈福法事之事:另則是吩咐門下僧侶,再與百姓起昨晚鬼事的時候,記得要強調一處:無魚師太以佛名擔保,鬼皇帝不會滋擾凡間,更不會傷害平民百姓。
第一件事自不必。第二件事乍看上去,是安撫民心的舉措,出家人不管政事,但傳言引起恐慌,無魚師太出言作保、驅散眾人心頭的恐懼也算是分內事。
不過話傳出去後,坊間即起疑問,鬼皇帝要做什麼事情,無魚師太管得了?若真能管得住,昨晚乾脆直接收了對方便是了,又哪用“翰旋”
百姓之中不乏聰明之士,很快就猜出了答案。
不外兩種可能,一是無魚和鬼皇帝於昨晚達成了什麼協議,怨hun,
應承師太不傷百姓:另一種猜測則更有心機一些了,事情要從頭來看,豐隆回hun遊dàng京城,他最應該去的地方是哪裡?自然是皇宮“退而求其次。,也應該是自己喪生之處,可是這兩個地方他都不去,反而去了三司衙門,夜巡的刑捕是在肅政臺門口中邪這便更值得玩味了,肅政臺是什麼地方?專責監察官署、懲治官員的衙門,從不如品的吏到一品大員再到皇親國戚,犯了案子全都要送去肅政臺審理,鬼皇帝去哪裡做什麼?
不過這第二榫猜測,隱隱約約有些犯忌諱的危險,只是si下流傳,沒什麼人在街面上肆無忌憚地去談論。
下午時分,接到無魚邀約京中各座寺廟的主持,基本只要能動的都悉數到場,眾僧雲集大大薦福寺,彼此打招呼就用去了大半個時辰,也就是無魚的和善性子能夠忍得,換成孤石怕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