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7部分

“這是逼急了沒辦法”,黃文斌說,光靠他自己,想要把西施果汁全國鋪貨,都不知道要多久花多少錢。看看加多寶黃老吉就知道,他們在全國掀起如此巨大的宣傳攻勢,其實質就是爭奪出貨渠道。

飲料這種東西,其實同質化很嚴重,比如說那幾種礦泉水蒸餾水,什麼怡寶農夫山泉娃哈哈,普通人根本喝不出區別來。買哪一種不買哪一種,還不是看身邊的便利店超市哪一種多哪一種方便。

有渠道就能賣出去,沒渠道就賣不出去,就是這麼簡單。正常情況下,要建立一個全國銷售渠道,是很困難的事情。錢還是小事,代理商難找。黃文斌現在卻找了捷徑,透過苟安生和朱振業兩個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銷售網路,還是兩套不同的網路呢。

雖然這兩網路壓根就不是做飲料的,可凡事都是先說有沒有,再說好不好。這傢俱城網路和珠寶店網路雖然不好,但至少解決了有沒有的問題。雙管齊下,兩個不專業的銷售網路,至少能半個專業的用吧。

先把貨鋪出去,成為全國品牌,等新聞釋出會之後,至少能暢銷一段時間。等大家認識到了西施果汁的好處,銷量自然會越來越大,到時候再建立一個專業銷售網路也還來得及。反正黃文斌現在錢多,不用著急回款,完全不用在意果汁生意究竟賺了多少。只要先把生意吹大,就可以圈錢套現完成使命了。

第448章 . 新聞釋出會

朱振亞和苟安生不斷的聯絡客戶,各地的訂單像是雪片一樣飛來,大批大批的西施蘋果汁被生產出來,然後裝箱裝車,運送到全國,好一片熱火朝天生意興隆的景象。實際上那些根本就不是訂單,人家一分錢貨款都沒打過來,全都是黃文斌自掏腰包。要是賣出去了還好,沒賣出去人家只要把貨退回來,黃文斌是一分錢都不能收的。

不但果汁收不到錢,還有運輸、人工、倉儲等各種費用,都是黃文斌墊支,一車飲料連同司機和銷售人員開出去,就等於扔掉了好幾十萬。幾十車上百車不斷的從產地出發,一天就是好幾千萬。

要是正常的果汁銷售企業,這麼做絕對是吃不消的。他們必須從頭開始一瓶一瓶的銷售果汁賺錢,要付僱員工資,要給政府交稅,還要給股東分紅,生產成本、裝置更新、宣傳費用,一個都不能少。

辛辛苦苦十幾年,也不知道能存多少錢,所以銀行才如此重要。可就算是弄到了銀行貸款,那也是每一分都要掰開了花——這錢可是要算利息的,要是花出去沒能產生效益,還錢的時候可就慘了。

黃文斌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他手頭有好幾十億現金,都是沒有利息成本的,可以隨便用,全國鋪貨一點都不吃力。然後再加上宣傳攻勢,很快就可以造就一個全國熱銷品種。

別的果汁公司就算產品比西施蘋果汁好,想要從小做起超越黃文斌,機會不是沒有,和中彩票差不多吧。萬一真要做大了,黃文斌還可以用收購**,把人家整個公司買下來。就算股東全都視錢財如糞土,還可以收買管理層,收買技術員,乃至於收買法院,照樣可以把讓這家公司利潤劇減乃至破產出售。

這就是金錢的力量,國外財團跑到國內來,乾的就是這種事。華夏原本有很多知名品牌,都這樣消失了——其實不是他們技術不好,也不是沒有市場,更加不是什麼什麼劣根性,只是被人用金錢打敗了而已。

痛痛快快的花掉了好幾億以後,黃文斌覺得時機成熟了,於是省城各大媒體都接到了通知,農科所要和黃蘋果貿易有限公司簽訂專利轉讓協議,把黃光一號轉讓給黃蘋果公司,轉讓價格為一千萬元!

雖然說金額不小,可人家省城的媒體見多識廣,幾億幾億的專案見得多了,一千萬這種小數字,根本連看都懶得看。再說農科所什麼的,雖然也是政府單位,可又窮又土,一年半載的也未必能上一次報紙電視。

要是沒有其他的原因,這樣的釋出會是不會有多少媒體去的。就算看著車馬費的面子上去了,也就是敷衍了事,在報紙上發個豆腐塊,電視新聞上聯播快訊插一句。根本就不會有多少人看到。

可是這一次不同,上回得罪了黃文斌的電視臺臺長,差點被拉去雙規,電視臺上下也被紀委一通查驗,元氣大傷。有這麼個例子在,還有誰敢不給面子?再說主管科教文衛的侯市長都發了話,黃文斌給的車馬費有很豐厚,於是一股腦全來了。

幾百個記者把五德大酒店的大堂擠得滿滿當當,先來的還有椅子坐,後來的就只能用塑膠凳湊合了。一看這種聲勢,記者們不由得互相打聽:“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