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部分

認為自己在大海上只是暫時失利,西線的陸地戰場還在“僵持”之中,哪裡可能在這個時候答應美國人提出的一系列苛刻要求。

所以聖誕節過後,丘吉爾從美國歸來之時,除了發出了一大票訂單,花掉無數的英鎊之外,想要的美國“出力”進行軍事上實質性幫助,英國的目的並沒有達到。

而在此期間,美國人也正快樂地透過第三國和德國做生意——主要是義大利。透過義大利,德國人從美國進口了大量戰爭急需的橡膠、石油、稀有礦產等物資。對此已焦頭爛額英法兩國根本不敢在這個艱難時期再為自己增添一個新的對手,只能睜一眼閉一眼裝成沒看見。

現在在歐洲,英國連最弱的“義大利麵條”,都只能捏著鼻子容忍他們了。

而在亞洲方面,到1940年一月初的時候,新中國的解放軍已完全佔領了越南全境,解放了柬埔寨。北緯十七度以南的“越南人民政府”正在籌建中,柬埔寨也在一月後宣佈建國,很快蘇聯、德國、中國都承認了這些新生的國家。

目前擋在中國繼續南下,佔領整個馬來半島的難關只剩下兩個,一個是夾在中間,持“中立”態度的“泰國”。這個亞洲“最幸運的”獨立國家,現在也象挪威一樣,面臨著站隊的問題。此外另一個阻礙解放軍繼續前進的難題是交通問題。

新中國實在太年青了,戰爭爆發也實在太早了一些,國內的工業化程序才剛剛開始,戰爭就爆發了。拿下中南半島三地後,其補給能力已達到極限。和歷史上日本在這裡的高速前進不同,中國軍隊沒有制海權,無法透過海運補給。手中的汽車數量也嚴重不足,陸地補給的壓力很大。幸好這個時期,法國人在中南半島的殖民地部隊兵力實在太弱,方才輕易地被解放軍打跑。但要繼續南下,進攻馬來半島地區時,補給的問題就相當突出了。

新中國得林漢這個穿越者的提示,加上最高領導自己的認知,都意識到這場世界大戰會打很久,所以在這一點上一點都不著急。拿下中南半島三地後,就暫停了進攻,開始鞏固佔領區,修築道路,囤積物資,為將來的繼續猛攻積蓄力量。

到1940年一月時,亞洲的形勢因為交通問題,表面上已暫時平息下來。但英國人心裡明白,等中方積蓄夠了力量,肯定還會繼續南下。

而在南亞地區,解放軍同樣受制於中緬邊境糟糕的交通環境,前進速度緩慢。但是,在英國人看來,目前解放軍這種不緊不慢地在緬甸的叢林裡修建公路的作法,更讓他們感到恐怖。因為對手這種穩紮穩打,“進攻距離用尺子量”的做法根本就是無解之局。目前他們能做的事只能是眼睜睜地看著中國人一點一點地將路和陣地修建到印度來。雖然這時間會很長,但是終有“修到”的一天。

目前解放軍是打著“反對殖民主義”和“收復祖先失地”的旗號對英法宣戰。

“收復祖先失地”的戰略目標已經完成。

而在1939年的最後一個月過後,新中國的領導人李潤石新年講話裡公開發表了反對殖民主義的宣言,聲稱解放軍要為“印度和東南亞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而戰。

歐洲的德國雖然近在眼前,但目前看還要不了英國的命,但中國在亞洲的舉措,某種意義上來說更讓英國人膽戰心驚。印度之於英國的意義不言而喻,一旦失去印度,日不落帝國的分崩離析幾乎是指日可待。

印度面臨的危機,讓英國人無法抽調更多的殖民地部隊參加歐洲的戰爭。

一戰時,英國人曾喊出:在最後一個印度人死光之前,英國絕不會投降的無恥口號。

但是,現在面臨著人口比印度還多的新中國的威脅,以及印度隨時都可能被中國掀起的反殖民主義的浪潮淹沒的情況下,英國國內已經沒人敢喊這個口號了。更要命的是,目前印度地區的政局同樣不穩,獨立之聲日漸高漲,令英國政府派駐在印度的總督頭痛萬分。

至於中東和中亞地區,蘇聯在邊境上不斷地積蓄物資和兵力,從戰爭暴發至今已準備了足足有三個月。這種拉弓而不松弦的作法,比直接開戰更讓英國人緊張。一想到歷史上俄羅斯對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野望”,大英帝國全體上下都睡不好覺。

舉世皆敵!

1940年新年的鐘聲敲響時,開戰至今已有三個月的英國人一覺醒來時,才恐懼地發現,自己身邊到處都是不懷好意的對手:飢餓的北極熊蘇聯,強勢的挑戰者德國,還有剛剛復興就迫不及待擴張的中國,如果再算上隨時會變臉的義大利,大英帝國的對手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