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事行動墊定了基礎。

1942年六月開戰前,美軍在菲律賓已佈置了五百八十架飛機,比歷史上要多了一倍有餘,飛機的質量也有所上升,效能最好的P38戰鬥機約有一百架。

日軍前期的偷襲行動雖然很成功,卻也只摧毀了一百二十多架各型別的飛機。美國駐菲律賓最高指揮官麥克阿瑟手中,仍然有超過四百架的飛機可供使用。

但是,美軍最大的問題就是未來的幾個月裡,他們都將完全喪失在西太平洋的制海權。佈置在這裡海陸軍,都已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根本得不到其他的支援。

到六月二十八日,隨著日軍在巴坦群島完成了飛機轉場後,針對呂宋島的登陸作戰隨即開始。

六月二十八日清晨,林加延灣以西的海面上,伊勢號、日向號、扶桑號、山城號,四艘戰列艦一字排開,對著登陸海灘的美軍陣地開火。

從戰艦炮口射出的橘紅色火光在黎明中閃耀,炮火出的巨大轟鳴聲在海岸線上此起彼伏。

與此同時,另一支先遣部隊第48師田中支隊和菅野支隊(共約4000人)於當日分別在呂宋島北部的阿帕裡和維甘登陸並佔領機場,並逐步擴大戰果。

而五天後,在另一個方向前,前期看似寧靜的菲律賓南部的棉蘭島地區,另一支日軍登陸部也在這個方向發動攻擊。

和歷史上的菲律賓戰役最大的不同是,戰役爆發前,日本人已從荷蘭人手中奪取了加里曼丹島和蘇拉威西島,加上北部的臺灣島,對菲律賓形成一南一北戰略夾擊之勢。

最初對呂宋島的攻擊本就是佯攻,目的是要把駐菲的美軍注意力吸引到北部來,以造成南部的棉蘭島防禦空虛。

麥克阿瑟雖然擁有比歷史上更多的飛機和軍隊,但是他的戰略形勢卻比歷史上還要糟糕。

他手下的軍隊,不要但提防一南一北對其成包夾之勢的日軍,同樣還要提防英國人在巴拉望島方向和他們“開玩笑”。要知道幾天前,駐巴拉望島的美軍陸航才剛剛在馬來亞上空和英國皇家空軍大打出手,甚至還轟炸了英國人在那裡的基地。雖然事後由於英美兩國都不想開戰,高層在緊急通話後彼此各退一步不了了之。但事情才剛過去幾天,情況還不明朗,麥克阿瑟怎麼可能放下心不去提防英國人?

四面受敵,處處皆敵,到處都要用兵,這就是現在駐菲律美軍面臨的尷尬局面。雖然駐菲美軍飛機陸軍都比歷史上多了一倍,可是日本人攻擊美軍的部隊和艦船,同樣也遠勝歷史同期——因為日軍只有一個目標,幾乎可以說是傾全國之力來襲,和歷史上分兵多個方向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美軍惡劣的戰略形勢,就造成了麥克阿瑟面臨著顧頭難顧尾,頭尾兼顧則腰部空虛的尷尬。

參加過關島海戰的大和號戰列艦和另外五艘戰鬥航母,他們在六月份最後幾天的戰鬥中,故意在呂宋島海域高調亮相,猛攻了呂宋地區數天,將美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往北部,而後趁夜大規模地調動南行,於七月三日配合從加里曼丹島和蘇拉威西島出動的日本陸軍,發動了棉蘭島戰役。

此時美軍在棉蘭島地區兵力空虛,日軍輕鬆地完成了最初最艱的登陸作戰。

七月十二日是,日軍全殲駐守棉蘭島的美軍,然後就象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般,麥克阿瑟在菲律賓抵抗迅速地土崩瓦解。

七月二十二日裡,南部的巴拉望島也被日軍“就近”攻佔。

發現自己被日軍“爆菊成功”後,麥克阿瑟腳痛醫腳地又匆忙地將調往北部的兵力南調,結果就造成重兵防禦的呂宋島地區兵力空虛。導致這個方向的日軍獲得更大的軍事進展,不斷地擴大登陸場,北線形勢也一併崩潰。

第380章開掛的日本人

到了八月份,美軍在菲律賓敗局已定,殘餘的空軍力量經過前期的戰鬥消耗也所餘無幾。

由於同時遭到日軍南北兩路的夾擊,加上對手“用心專一”(歷史上日本發動菲律賓戰役時,胃口太大,菲律賓、馬來亞,甚至還有緬甸,幾個戰場同時開戰,更不要說還在中國這個泥潭裡又扔了幾十萬的鬼子兵),到八月底時,美國陸軍在菲律賓的抵抗已接近結束。

麥克阿瑟於八月二十日乘一艘潛艇逃離菲律賓,而他的部隊則於九月三日在巴丹半島放下武器向日軍投降。

和歷史上了打了快六個月的菲律賓戰役相比,這個位面的菲律賓戰役,日軍只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戰爭。

戰役中,日軍死傷約1。3萬人,損失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