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的保險箱,這些東西交給德國軍方,自然很有用處。
卡萊爾號屬於開羅級輕巡洋艦,這艘建於一戰末期的老艦,由於正處於海軍假日,其武器裝備只保留了最初設計的五門152毫米炮和兩門76毫米的高平兩用炮。由於是和平時期,加上一戰後軍費緊張,卡萊爾號這艘一戰的老船此時並未進行大規模的防空改裝,艦上的武器配製還保持著一戰時的狀態。
卡萊爾號的主炮,152毫米的海軍炮,這東西是造價昂貴的裝備,不過由於太過笨重而且目標太大,林漢也只能遺憾地放棄。不過後彈藥庫裡的數百發炮彈和發射藥包,同樣也價值不菲。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152毫米的炮彈,一發炮彈差不多就是50美元的價格(以二戰德國造的武器價格為例,75炮每門12000美元(1935年價)每發炮彈25至30美元。德造88高炮35000美元每發炮彈高達50美元。德造150重炮每門35000到42000美元每發炮彈50美元)。76毫米的炮彈也不能放棄,由於其是整體式封裝,儲存較好,只有部分炮彈受潮。用了一整個晚上,包括152炮的發射藥包在內,林漢將彈藥庫裡能撈的彈藥全撈了上來。和炮彈一起被打撈上來的,是卡萊爾號上的兩門76毫米/45倍高平兩用炮,其中一門儲存基本完好,而另一門受損較嚴重。受損嚴重的那門炮在船上被拆下了炮管和完好的零件作為另一門炮備件,餘下的損壞的零件部分被扔回海中。
那門76毫米/45倍徑的海軍炮,雖然笨重了一點,但只要加上輪子,找個鐵匠鋪再打造一具簡易的炮架炮鋤裝上,就是一門極好用的加農炮了。無論是打碉堡還是用來打城牆,都是威力無比的大殺器。這門炮後在十五天後被送到了江西蘇區,從1932年起一直用到了全國解放。建國後被送入軍事博物館,只是這門明顯是從海軍炮改造而來的步兵用加農炮,關於他的來歷一直是後世史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
而後林漢不惜消耗信仰之力,將所有受潮的76毫米炮彈裡的海水抽了出來,修復了那些炮彈。接近三百發的76毫米炮彈加上一門76毫米的海軍炮,足夠讓紅軍用上很長的時間了。至於那批受潮的152毫米的炮彈和發射藥包,林漢則沒有處理。雖然浸了水又沒有炮不能用,但送給紅軍,過慣了苦日子的紅軍會好好地對他們進行廢物利用的。
而從船上撈起的八十多杆李恩菲爾德步槍,為了補足彈藥,林漢特地在上海透過英國人訂購了十萬發子彈,為掩護大批次訂購英式步槍子彈的行為,當時出面和英國人交易的人員還額外訂購了二十把李恩菲爾德步槍作為“掩護”。此外為了防止發生槍枝落入英國人手中的“意外”發生,海底撈起來的那批李恩菲爾德步槍,林漢用能力抹掉了槍身上的編號。
參予此次訂貨的德國奸商弗郎西斯在戰後的回憶錄裡,記下了當時交易時的情景。
英方買辦代表“好心”地問道:二十條步槍,要十萬發子彈?你確定不是一萬發?
弗郎西斯答道:“我比較喜歡打槍……”
在抗戰暴發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得到了德版6。5口徑的SKS步槍援助前,這批一百多條李·恩菲爾德步槍一直被認為是紅軍中最好的步槍。而第一支蘇區紅軍以德國暴風突擊戰術組建的尖刀連。連中的紅軍戰士裝備的步槍都是這批李恩菲爾德步槍。
完成了打撈作業後,薩菲羅斯號趁著夜色返回了上海。他沒有在上海港停靠,而是在附近的一個漁村小港靠了岸。民國時的炮黨海關海防都是形同虛設,這半年來,林漢在中國的佈局人員只用了極少的一點錢,就仗著洋人的身份輕鬆地在上海附近的一小漁村建了個私人的小碼頭,花了點小錢打點收買完管理這一片的官員後,這裡就成了往中國走私各種物資的集散地。這種情況並不是林漢一家獨有,在這個時代日本的商人也是利用類似的手法,瘋狂避過關稅地向中國走私商品。
在那個小碼頭上,除了黃金和密碼機、保險箱外,從卡萊爾號上的打撈起來的大炮、槍枝和炮彈全部轉移到了長江內河船隊上,幾天後混和著其他物資一起被運往蘇區。
而在海上幹了這瘋狂一票的林漢,也沒有在上海多停留。在這裡給參加行動的十七個德國水兵分了紅後,立刻就將他們全部趕上開往德國的船送他們回國。儘管他事前承諾這些人可以拿到單手能抓起的一把金條做為獎勵,但實際上最後支付給他們的還是按國際金價折算的美元。主要原因還是這個案子實在做得太大,黃金這東西太敏感。這批人透過這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