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對外戰爭結束了,今天的中共已經控制北至長城,南至福建的全中國最精華的地區,統一全國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對於國內殘餘的各路軍閥,廣東陳濟棠和廣西的李宗仁,雲南的龍雲盧漢,算是實力最強的,但是在面對著打敗英日聯軍的解放軍,也不過是蟲子一般,只有顫抖著低頭屈服的份。在中國中共高層正在和他們進行私下談判,討論和平解放接收改編的問題。至於其他地方的小軍閥,解放軍或用武力,或用談判,正在解決中。只有西北方局勢比較複雜,加上林漢這個來自後世的未來人,對後世中國那幾個老是惹事的傢伙深恨痛絕,說了一堆壞話,堅決要求不能談判,而應當以最鐵血的方式解決問題。
今天的林漢,他表面遊離於中國上層的權力核心之外,但他的意見其實影響力極其巨大,黨內本身也存在著緩和派,激進派等不同的流派。當林漢說出一大堆關於西北那夥人在歷史上和未來以及二十一世紀乾的髒事後,中共上層持武力解決,不給後代留後患看法的人立刻就佔大多數,於是青海的馬家軍和新疆的那幫人,現在就正在倒黴中。大批解放軍進入這兩地,正在用武力消滅這些反動份子,事後大規模地清洗更是不可避免。至於後來那些會導致民族分裂的錯誤政策,以及憑空把漢族製造成少數民族的錯誤政策,同樣也沒有被制定下來。
1937年時的中共,正忙於統一全國,同時加緊時間進行國家的工業化建設。
而此時漢娜控制下的德國,正為了發動世界大戰而拼命地進行戰爭準備,需要大量的資源和市場。
中國有資源有市場,而德國人能拿出來的,只有技術和機器,而中國正好缺少這個,雙方互補性極強。所以新年剛過,中共就派了一批高層人士進入德國,和德國商討未來雙方合作的事宜。對於這批人,德國上下極為歡迎。1936年的戰爭中,德國對中國的幫助是有目共睹,雖然為此引發了英法兩國的外交糾紛,但是全世界都認為,希特勒對中國的“投資”,堪稱是一戰後最成功的“投資”,因為他投資的是一個新生的國家。
現在的德國,開始享受到支援中國的紅利。而同樣支援中國革命的蘇聯,他們雖然也能在中共的工業化建設中撈到不少的好處,但此時蘇聯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還在工業化過程中,自己也需要大量的機器,中國想要的東西,也是他們缺少的。
齊柏林號下水儀式時,中方代表有幸親臨現場,觀看了軍艦下水時的那一幕,二萬多噸級別鉅艦下水時浩大的氣派,著實讓中方代表大開了一番眼界。
觀看齊柏林號下水儀式時,以希特勒保鏢身份存在的漢娜,看到林漢走過來時,衝著他嘆了一口氣道:
“我上當了,你已經把我的路都堵死了!”
林漢道:“怎麼說?”
漢娜無奈地道:“中國,中共那些人,他們太強了。”
林漢知道她所指未何,1936年的中共和英日聯軍的戰爭,讓全世界對中國開始另眼相看,雖然在空軍方面,中共得蘇德兩方的大力幫助,戰果最少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是他們的幫助,但陸軍步兵方面,中共士兵的表現,卻是讓各國的軍事觀察員無法低看的。
受制於文化限制和訓練水平問題,他們作戰技藝興許有所不足和缺陷,但作戰意志卻是不容否認的,而且隨著戰爭的進行,就算是單兵作戰技能,也經過戰爭的磨練迅速得到提升。
1935年十二月日軍侵略山東時,其陸軍最初和紅軍的交戰還能打出接近一比三的傷亡交換比。即使是紅軍獲得大勝的徐州戰役,那也只是戰略上的大勝。在那樣劣勢的環境下,面對著五倍於他們的紅軍,日軍給紅軍造成的傷亡和仍然大於自己的傷亡總和。
但到了1936年八月的奧運會攻勢後,雙方的傷亡對比已慢慢地降到1:2,甚至1:1。5之多,而在某些補充新兵較多,戰鬥力下降嚴重的日本師團,和解放軍的正面交火時,雙方的損失已近一比一。
意識到對手越來越強,而自己越來越弱,這才是後來日本軍部的那些人,最後同意撤出長城以內部隊的主要原因。日本軍部這時已經明白,戰爭再這樣拖下去,等日軍耗光了手中的精兵後,屆時連保住東北的希望都沒有了。
1937年三月的第二次“兵變”後,以皇道派為首一幫中二們被打壓處份,此時的日本軍部總算短暫地“正常”了一點。雖然軍國侵略主義思想瀰漫的日本軍部,遲早還會繼續抽風,但在這個非常時期,卻因為這次動亂,大批中二完蛋,短暫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