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臣,輔弼幼主,執掌朝綱,贊襄一切政務。欽此。”

其實,“贊襄一切政務”這句話,皇上沒說,是焦佑瀛按著肅順的授意加上去的。在場的宗令、軍機、王公和文武大臣無不驚駭。可是,皇上聽了並沒反對,看樣子是默許了。肅順又催著用了寶,這件事就算定下來了。

咸豐又問道:“大阿哥呢?”“快請大阿哥。”肅順傳話道:“不,快請皇太子。”大阿哥早就來了。由太監張文亮抱著,早在門外等候。旨意一下,張文亮趕緊把他放下,小聲囑咐道:“快去,皇上叫你呢!千萬聽話,別惹皇上生氣。”

早已被教好了的大阿哥,整理了一下袍服,走進東暖閣,跪在病榻前,叫了一聲:“皇阿瑪。”

咸豐強打精神,睜開眼睛,望著剛懂事的孩子,親切地叫了一個“兒”字,就說不出話來了。載淳拉著咸豐帝的手,一個勁兒搖晃著:“皇阿瑪,皇阿瑪!”咸豐落淚道:“孩子,阿瑪對不住你,把這個支離破碎的亂攤子都交給你了。你要聽皇后的話,尊重顧命大臣,當一個曠世真主。”

載淳根本聽不懂他說的是什麼,光知道一個勁兒的稱“是”。咸豐又說道:“你跟顧命大臣見個面吧,給他們行個禮。”

八大臣不敢受命,一再辭謝。咸豐帝不答應,非叫載淳拜一拜。八大臣無奈,面東背西,一字排開,站在皇太子對面。載淳挨個地看了看,恭恭敬敬地給他們作了個揖。八大臣見了,趕緊跪倒還禮。咸豐用呆滯的眼睛看著,乾癟的臉上露出笑容。他用最後的一點力氣,對肅順他們說:“朕把……他交……交給你……你們了!”說罷,往後一仰,再也不動了。

肅順急忙撲到咸豐面前,連聲叫道:“皇上,皇上!”好半天沒有回答。欒太叩了個頭,把咸豐的眼皮翻開看了看,又摸了摸脈,低沉地說道,“皇上已經大行了。”

大行就是死了。肅順聞聽,一頭扎到咸豐懷裡,放聲大哭。隨著他的哭聲,殿內外一下開了鍋,不受拘束地哭嚎起來。

天已大亮,肅順頭一個止住悲聲。招呼其他七個顧命大臣,商量了眼前的諸事。按祖宗的成例,先頒喜詔,後發喪詔。也就是說,先保幼主登基,後辦喪事。於是,行在裡外,皆披紗掛白,撤掉一切紅綠雜色。經過佈置的煙波致爽殿,中間設好明黃寶座。王公大臣、文官武將各具朝服,按品級排好了班。肅順和景壽引著皇太子載淳,升了座位。淨鞭一響,殿內外肅然無聲。鳴贊官高聲贊禮,殿腳下奏起丹陛大樂。群臣和著莊嚴的樂聲,向六歲的小皇上行了三拜九叩禮。於是,一代新主就這樣登基了。

登基大典之後,接著就是辦喪事。禮儀講究得非常煩瑣,咱就不詳細交代了。以皇后為首,帶著三宮妃嬪,瞻仰了咸豐的遺容。敬事房為皇上美容、穿衣服、入殮。把“金匱”停在澹泊敬誠殿。接著,便是沒完沒了的超度。不管真的還是假的,整個行在處於悲痛之中。

在肅順的主持下,向全國頒發了喜詔和哀詔,又頒佈了新的制度和法令。

宮裡也忙,宮外也忙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打算和安排。

新君登基,稱皇后為皇太后,稱懿貴妃為皇貴太妃。為這事,那拉氏大為不滿。她把小皇上大罵了一頓,說他忘恩負義,不孝順生母。後經鈕枯祿氏的努力,小皇帝無法,這才升殿,親口加封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

兩位太后為了處理政務和接見臣下,都遷居到煙波致爽殿東、西兩座暖閣。鈕祜祿氏住進東暖閣,俗稱東太后。那拉氏住進西暖閣,俗稱“西太后”。

兩個太后的次序,有前有後,顯然是尊卑有分。為此,西太后仍感不滿。不過,有肅順把持朝政,處處掣肘,使她有志難伸,只好暫時忍氣吞聲。

誰知沒過幾天,因為年號的事,又引起一場軒然大波。新皇帝登基,是要有新年號的。顧命八大臣共同擬定了“祺祥”二字,奉請東太后照準。東太后從來沒管過政務,對這些事一竅不通。有心不管吧,又不是那麼回事。只好拉著西太后,兩個人一塊兒管。

這一天,倆太后升坐大殿,按次序東西坐好。東太后懷裡摟著小皇帝,顧命八大臣向太后、皇上行了大禮。東太后賜平身,八大臣謝恩,站在兩太后面前。

首席顧命大臣載垣奏道:“臣等已把新君的年號擬定了,恭呈太后御覽。”說著,把寫有“祺祥”二字的摺子,呈在茶几上。東太后看了一眼,不知怎樣表態,便問西太后:“妹妹,你看呢?”西太后從容地掃了一眼,慢條斯理地說:“幹嗎這麼著急呀?等梓宮迴鑾後,到京裡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