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宋朝的開寶年間。
它的出現跟某位皇帝的身死可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說到開寶年間的皇帝身死,各位肯定就想到了,沒錯,身死的那皇帝就是曾“杯酒釋兵權”的趙匡胤。
按照書中記載,趙匡胤是於開寶九年的十月十九日夜去世,死因並沒有寫出來。
(趙匡胤的死一直是個未解之謎,是被趙光義密謀殺害還是另有隱情,這誰都說不清。趙匡胤的確切死亡時間不好確定,歷史上爭論頗多,胖叔的書上寫的是十九日夜去世。)
三日之後,皇宮中忽然來了一位老道人,此人據說是被趙光義特意尋來,尋來老道的目的便是讓他為哥哥趙匡胤的陵墓佈局,以免陵墓中的寶物被後人盜取。
寶物失竊是小,但墓裡埋的可是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要是連開國皇帝的陵墓都被人盜了,那麼宋朝的後世皇帝基本上就沒臉了。
“這人不四撒(是啥)正道,佈局滴手段都是些邪門歪道。”胖叔搖了搖頭。
埋葬趙匡胤的陵墓名為永昌陵,位於今河南省鞏義市,雖不比後世皇帝的宋陵裝修繁雜,可它卻開創了宋朝帝陵的規範。
永昌陵內由上宮,下宮,孝章宋皇后陵,章懷潘宋皇后陵,還有兩個陪葬墓組成。
後世皇帝的帝陵多是以永昌陵的構造仿建,雖“款式”差不多,但裡面的東西可比趙匡胤的陵墓有油水多了。
今時今日的永昌陵附近多為草地,可在幾百年前,永昌陵的附近卻是一片沙地。
這就是當初那老道所佈下的局,陣局名為岐歾陣。
在陵墓外的六尺土下埋藏金線,共埋藏六根,每一根金線的長短大概就是二十丈至二十五丈左右,線可打結互相連線以延長,但卻不可斷。
這六條金線互不相交,以葬有趙匡胤的陵臺為中心,整整的在外圈的土下繞著陵臺埋了六圈,每一圈就是一條金線。
這些金線可不是普通的金線,每根金線都約莫筷子粗細,埋入黃土之前還被那老道士“加過工”,幾近是每隔一丈金線上就繡有咒詞。
以上這些只是初步的準備工作,更復雜的工序還在後面。
“殺活人,在活人身死的一瞬間就把他魂魄拘禁住,再用分離魂魄的法術將三魂跟七魄徹底分開,用特殊的方法把這些被分開的魂魄封入金線,書裡說,一共有三個人死在了這道工序上,也就是說,陵墓的陣局還在加工,那老道士就已經把三個殂慧跟三個戾孽給準備好了。”
胖叔此時的普通話又標準了,看樣子他是語言模式開始切換了,只見他滿臉無奈的抽著煙,用手指了指地板:“那老道有點本事,殂慧跟戾孽本都是不會被道術所對付的冤孽,不知道那道士是用的啥辦法,還真把冤孽封住了,直接就把陣局給做成了一個“永動機”,並且他還跟趙光義誇下過海口”
說到這裡,胖叔把菸頭吐到了地上,搖搖頭說道:“岐歾無解,乃萬安之陣。”
這話的意思我跟海東青都聽明白了,意思很明顯,也很囂張。
—歾陣是沒有解陣方法的陣局,它屬於一個萬全的陣法,壓根就沒地方能讓外人鑽空子,想解開這局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胖叔又點了支菸,笑呵呵的給我們解釋起了這陣局的運作原理。
在聽這運作原理之前,我覺得那老道士有點自大,嘴裡不是吹牛逼就是吹牛逼。
但在聽完這原理之後,我的表情從一臉的不屑已經變作了滿臉的震驚,那老道士不是在吹牛逼,貌似是真有點牛逼。
戾孽跟殂慧都有一個特性,就是不能分開太久,分開的時間越久,它們的怨氣就越大,本事自然也就越大。
六根金線就像是六條給鬼遊蕩的高速公路,每一條金線都封著一個冤孽,金線與金線之間的距離不算遠,這就會給戾孽跟殂慧一種錯覺,自己的三魂(七魄)就在旁邊,只要是不停的在金線中游走尋找,應該就能找到自己缺少的一部分。
這種錯覺就直接導致了岐歾陣的永動原理。
普通的護墓陣法,大多都是被破了陣局就沒用了,或者是時間一久墓局就會失效,失效過後,外人進墓取走寶物就猶如探囊取物。
想要真正的保住一個墓地的安全,第一就得保證護墓的陣法不會被人給破了,第二就得保證陣法的“保質期”。
—歾陣也不知是怎麼研究出來的,那些金線貌似是經過了特殊的加工,縱然歷史變遷歲月流逝,金線依舊不會被自然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