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1章 蒼窘御魂部落

排。

李光耀率先發問:“如今部落已經有這麼多人了,還需要讓高山部落的人留在這裡幫忙嗎?”

“當然要留,營地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僅憑咱們現有的人手,很難快速完成各項任務。”

曉妍面露難色,說道:“可是這麼多人,食物消耗會很大呀。”

“咱們有野豬肉、鱷魚肉,他們部落也儲備了不少食物,支撐大家吃個一星期完全沒問題。而且這裡距離海邊近,還能安排人去捕魚,增加食物來源。”

曉妍聽後,微微點頭。

柳如煙接著問:“那我們小組接下來要做什麼呢?”

林棟指了指部落後方,說道:“部落後面有一大片草原,咱們先把它開墾出來,然後把紅薯、土豆、芋頭以及其他作物都種上去,解決糧食問題是關鍵。”

陳宇追問:“那人員該怎麼分配呢?”

林棟思索片刻,說道:“李光耀繼續負責管理高山部落的戰士。剩下的人員,你們根據實際情況自由分配就行。”

吃完飯後,所有人經過幾人一番商量和人員統計後。

鑑於嘎哈部落人數眾多,為了實現高效管理,最終決定由原來的小組成員共同承擔起管理這些人的重任。

在戰鬥組的管理安排上,陳宇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挑選50名戰鬥組成員,讓他們負責管理嘎哈部落的300名戰士。

安排每2名倖存者管理12名部落戰士,共組成25個戰鬥小組。

每個小組又進一步細化分工,分成弓箭手、刀盾手、投擲手這三個兵種,確保每個小組都具備全面的戰鬥能力。

而另外18名倖存者,被安排到李光耀手下,協助他管理高山戰士。

在採集組的規劃上,同樣進行了細緻的安排。

考慮到各項工作的開展,柳如煙將部落裡的小孩、身體尚可能動的老人,以及400名部落女人集合起來,總共550人,由25名採集隊伍成員負責管理。

平均每人管理22人左右,共25個小隊。

隨後,柳如煙對這25個隊伍進一步細分。

其中1隊,被派往北邊,專門負責開闢鹽田以及後續的管理工作。

2隊,駐紮在海邊,主要任務是趕海和捕魚,收穫魚類資源。

3隊,尋找各類有用的植物,像珍貴的藥材、能補充營養的野生水果,以及可以移栽種植的果樹種等。

4隊,5隊,6隊負責管理和餵養牲畜。

7隊,8隊,9隊,10隊負責日常放哨,巡邏,保護採集小組外出採集食物,因此這4支小隊的戰鬥力也僅次於戰鬥組成員。

剩下的15個小隊則全力投入到荒地開闢工作中,種植土豆、紅薯等主要糧食作物,同時負責管理其他各類作物,致力於提高營地的糧食自給能力。

對於那些因行動不便沒有加入採集隊的老人,雖然他們無法參與外出勞作,但在營地中依然能發揮重要作用。

如編制一些如竹籃、藤筐等有用的工具,還承擔起清潔衛生的工作,為營地營造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

而剩下80名女人,則帶著自己還在吃奶的孩子,加入了生活組,與剛剛在嘎哈部落救出的倖存者一同加入了生活組。

生活組負責處理營地內的日常事務,如做飯、照顧小孩等,保障營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醫務室的人員配置維持不變。

在製造組方面,將部落戰士中剩餘的150名人員劃給趙峰管理,由他帶領負責營地工具、武器等物品的製造與修繕工作,以滿足營地在建設和防禦過程中的物資需求。

為了讓部落的資源分配更加合理,保障大家的生活,林棟決定在這1000多人的部落裡實行按勞分配製度。

考慮到部落成員大多以家庭為單位生活,有小孩的家庭在養育孩子上需要更多的物資,所以會分配到相對多一些的食物。

同時,為了減輕大家的負擔,部落規定每天中午提供免費餐食,早晚兩餐則由各家庭自行解決。

而倖存者都是單身,所以還是吃大鍋飯,如果想單獨吃的,也可以。

解決了分配問題,緊接著就是部落改名的大事。

畢竟嘎哈已死,舊名已不適宜,可新名字叫什麼,大家一時都沒了主意。

正當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時,林棟站了出來,“就取蒼窘御魂部落吧!”

大家紛紛在心裡琢磨“蒼窘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