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只有一個,以最短的時間控制住天津,並趕走大沽口炮臺那兒的那些聯軍海軍陸戰隊,然後,堅守到大部隊的到來。
為了儘可能不。引起外人的注意,林宗正中將所選擇的道路,都是鄉間的偏僻小路,而且,儘可能不從鄉村中穿過。這裡可是愛新覺羅氐統治了兩百多年的地方啊,而且是滿清統治的核心地帶,就算滿清再**無能,也難保有一些人心向愛新覺羅氐,從而給北京的聯軍送情報。所以,一路上,林宗正中將從不對城鎮發動主動攻擊,就算遇到一些小股清軍的攔截,也只不過是驅散了事。
近五百公里的長途奔襲,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華北地區沒有一條象樣的可供坦克和裝甲車、軍車自由行進的公路,這使得林宗正中將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沿途中,不斷地有坦克和裝甲車因為機械故障而趴窩,就算進行了臨時維修後,也無法再度前進,只能把這些坦克和裝甲車拉下。幸好,這些個大傢伙,就算趴窩了,也是件厲害的怪獸,停在那兒,也沒有人打得動他們的主意。
行進過程中,林宗正中將特別帶上的那個營的工兵部隊派上了用場。華北地區地勢平坦,很適合坦克的長距離機動,可是,這裡的河流也不少,比較大的河就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幾條,如果沒有先進架橋裝置的話,就算是不寬的河面,也會成為機械化部隊前進的攔路虎。而這支工兵部隊,就是張海洋所帶部隊中裝備最先進的工兵部隊,所攜帶的裝置,可以在五六個小時內架設出一座可供坦克等裝甲車輛經過的浮橋來。也正是因為這些浮橋,林宗正中將才能一路無阻地趕到了天津城外。只是,正是由於浮橋的存在,使得林中將不能盡全力趕路,近五百公里的路程,他竟然用了近六天才走完。
來到離天津城約三十公里的地方時,林宗正中將的手下,只剩下了兩百五十多輛坦克和兩百七十多輛裝甲車,六天的路,竟然趴窩了五十多輛坦克和四十多輛裝甲車,足可以裝備一個裝甲團了。幸好,軍車、自行火炮和自行火箭炮基本上沒有遭到什麼損失,畢竟,這些個大傢伙,特別是軍車,維修起來遠比坦克和裝甲車要方便得多了,一出現問題,經現場維修後,還是可以趕上大部隊的。
兩萬多人的部隊浩浩蕩蕩前進,想不引起別人的注意是不可能的。幸運的是,此時《庚子條約》的條款已經公佈於天下,所有大清子民都知道自己以及自己的後代子孫都被老佛爺給出賣了。氣憤之餘,看到掛著共和軍旗號的大部隊浩浩蕩蕩經過,除了那些死硬派外,誰也不會沒事吃飽了撐著向官府報告的。至於那些死硬派麼,早就被南北兩方的江湖人士給暗中控制住了,也沒有機會報告去。再說了,就算報告給官府,有幾個官府願意接受,還是一個問題呢。樹倒猢猻散,這個道理,中國人都知道。!~!
..
第兩百一十章 武清突襲戰(三)
相比起來,林宗正中將的訊息來源,顯然要比蒙哥中將要多得多了,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都可能有共和國的忠實擁護者,也都可能會向共和軍提供情報。十月六日黃昏,先頭部隊趕到天津城南郊約三十公里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廣州的一個訊息。有人發現英法聯軍正在香河一帶宿營,離天津城約**十公里左右,而且,估計會繼續向天津城進發。
林宗正中將連忙命令部隊停下,叫來衛兵,攤開了地圖。從地圖上看,英法聯軍的位置離自己約八十公里左右,中間還隔著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等三條大河。而且,英法聯軍情報來源不暢,不一定知道自己已經抵達天津南郊。如果自己率軍在武清一帶對對方進行襲擊的話,其效果應該相當不錯。
當然,要對英法聯軍進行襲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永定河,大清河和子牙河雖然比不上黃河,可也算是北方的大河之一。現在雖然不是雨季,三河的水流不是很急,河面也不是很寬,但想要順利渡過,也得費一番周折。以工兵營的裝備和搭建能力,在每條河上架橋都得花上五六個小時時間,要讓所有部隊透過,也得十幾個小時甚至於一天左右,如果想趕到武清一帶,起碼得三天時間才行。三天時間,實在是有點兒長了。共和軍已經趕到天津南郊,大部隊的出現,肯定已經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如果有人把情報送給北京的聯軍司令部,聯軍司令部說不定有辦法把情報送到蒙哥中將的和中。如果蒙哥中將有了警惕,想要取得個好戰果就沒那麼容易了。畢竟,他帶來的部隊有一個極大的缺陷,那就是,用於掩護的步兵數量不夠,沒辦法鞏固自己的戰果,而他要面對的,則是多達十萬的步兵,一不小心,龐大的裝甲部隊就